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1 绪论 | 第9-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2 研究理论意义 | 第11页 |
1.1.3 研究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国内外施工平面布置优化问题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内外施工场地平面布置优化算法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1.2.3 文献综述小结 | 第16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第16-19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3.3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17-19页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20-26页 |
2.1 可持续施工平面布置的内涵 | 第20-22页 |
2.1.1 可持续发展概念 | 第20页 |
2.1.2 可持续施工平面布置概念 | 第20-21页 |
2.1.3 可持续施工平面布置优化准则 | 第21-22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2-23页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2页 |
2.2.2 安全风险管理理论 | 第22-23页 |
2.3 施工平面布置优化方法选择 | 第23-26页 |
2.3.1 可持续施工平面布置优化方法 | 第23-25页 |
2.3.2 施工平面布置优化方法比较与选择 | 第25-26页 |
3 可持续施工平面布置多优化目标的建立 | 第26-35页 |
3.1 可持续施工平面布置目标函数影响因素分析 | 第26-31页 |
3.1.1 噪声传播衰退规律分析 | 第26-29页 |
3.1.2 设施间相互关系分析 | 第29-31页 |
3.2 可持续施工平面布置多目标函数的设定 | 第31-35页 |
3.2.1 环境效益目标的设定 | 第31-33页 |
3.2.2 社会效益目标的设定 | 第33-34页 |
3.2.3 经济效益目标的设定 | 第34-35页 |
4 可持续施工平面布置多目标优化的混合算法流程 | 第35-44页 |
4.1 蚁群算法(ACO) | 第35-39页 |
4.1.1 ACO基本原理 | 第35-36页 |
4.1.2 基于局部信息素交流寻优模式 | 第36-38页 |
4.1.3 基于全局最优指导经验寻优模式 | 第38-39页 |
4.2 遗传算法(GA)对ACO的改进 | 第39-44页 |
4.2.1 遗传算法(GA)基本原理 | 第39-40页 |
4.2.2 混合GA-ACO优化算法步骤 | 第40-44页 |
5 案例分析 | 第44-54页 |
5.1 项目案例简介 | 第44-46页 |
5.2 设施间距离的定义 | 第46-47页 |
5.3 案例结果分析 | 第47-52页 |
5.4 案例结果讨论 | 第52-5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后记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