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41页 |
1.1 材料的力学性质及其强化方法 | 第12-15页 |
1.1.1 材料的力学性质 | 第12-13页 |
1.1.2 材料强化方法 | 第13-15页 |
1.2 纳米孪晶金刚石研究进展 | 第15-23页 |
1.2.1 纳米孪晶金刚石的制备 | 第15-16页 |
1.2.2 纳米孪晶金刚石的力学性质 | 第16-17页 |
1.2.3 纳米孪晶金刚石的热稳定性 | 第17-18页 |
1.2.4 纳米孪晶金刚石的硬化机理 | 第18-23页 |
1.3 纳米孪晶铜的研究进展 | 第23-39页 |
1.3.1 纳米孪晶铜的制备 | 第23-24页 |
1.3.2 纳米孪晶铜的力学性质 | 第24-26页 |
1.3.3 纳米孪晶铜的软化机理 | 第26-39页 |
1.4 问题的提出以及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39-41页 |
第2章 纳米孪晶金刚石的位错滑移模式及临界分切应力 | 第41-66页 |
2.1 引言 | 第41页 |
2.2 纳米孪晶金刚石中位错的滑移模式 | 第41-61页 |
2.2.1 纳米孪晶金刚石中位错的分类 | 第41-45页 |
2.2.2 纳米孪晶金刚石中位错的滑移模式 | 第45-46页 |
2.2.3 纳米孪晶金刚石中位错与孪晶面反应 | 第46-61页 |
2.3 纳米孪晶金刚石中位错滑移的临界分切应力 | 第61-65页 |
2.3.1 位错塞积穿透模式 | 第61-62页 |
2.3.2 位错受限滑移模式 | 第62-63页 |
2.3.3 平行孪晶界滑移模式 | 第63-6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3章 纳米孪晶铜的位错滑移模式及临界分切应力 | 第66-74页 |
3.1 引言 | 第66页 |
3.2 纳米孪晶铜的位错滑移模式 | 第66-67页 |
3.3 纳米孪晶铜中位错滑移的临界分切应力 | 第67-73页 |
3.3.1 位错塞积穿透模式 | 第67-69页 |
3.3.2 位错受限滑移模式 | 第69-70页 |
3.3.3 部分位错平行孪晶界滑移模式 | 第70-72页 |
3.3.4 非共格孪晶界迁移 | 第72-7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4章 纳米孪晶金刚石和纳米孪晶铜力学性质的Sachs模型研究 | 第74-81页 |
4.1 引言 | 第74页 |
4.2 Sachs模型 | 第74页 |
4.3 纳米孪晶金刚石硬度的Sachs模型研究 | 第74-77页 |
4.3.1 纳米孪晶金刚石的硬度 | 第74-76页 |
4.3.2 纳米孪晶金刚石硬化机理 | 第76-77页 |
4.4 纳米孪晶铜屈服强度的Sachs模型研究 | 第77-80页 |
4.4.1 纳米孪晶铜屈服强度 | 第77-79页 |
4.4.2 纳米孪晶铜强化-软化转变机理 | 第79-8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5章 纳米孪晶材料最佳孪晶厚度 | 第81-91页 |
5.1 引言 | 第81页 |
5.2 纳米孪晶材料最佳孪晶厚度的模型 | 第81-87页 |
5.2.1 纳米孪晶材料软化机理 | 第81-82页 |
5.2.2 纳米孪晶材料最强孪晶的厚度理论模型 | 第82-84页 |
5.2.3 纳米孪晶材料最佳孪晶厚度模型的验证 | 第84-85页 |
5.2.4 纳米孪晶材料最佳孪晶厚度的起源 | 第85-87页 |
5.2.5 纳米孪晶金属和共价键材料最佳孪晶厚度分布 | 第87页 |
5.3 超强纳米孪晶共价键材料设计思路 | 第87-89页 |
5.3.1 交织纳米孪晶金刚石结构 | 第87-88页 |
5.3.2 交织纳米孪晶金刚石的应力应变曲线 | 第88-8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9-91页 |
结论 | 第91-93页 |
展望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11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111-113页 |
致谢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