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1 理论价值 | 第12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2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2-16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2-13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4 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综述 | 第16-25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2.1.1 互联网思维 | 第16-17页 |
2.1.2 平台 | 第17页 |
2.1.3 传统农业企业 | 第17-18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2.2.1 平台经济理论 | 第18-19页 |
2.2.2 受众中心理论 | 第19-20页 |
2.3 相关研究综述 | 第20-25页 |
2.3.1 关于互联网思维的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2.3.2 关于平台化的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2.3.3.关于农业转型的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2.3.4 关于互联网对农业转型的影响的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2.3.5 文献评析 | 第24-25页 |
第3章 传统农业企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新的挑战 | 第25-38页 |
3.1 我国传统农业企业发展现状 | 第25-27页 |
3.1.1 规模总体偏小,生产模式单一 | 第25页 |
3.1.2 产品档次偏低,雷同化现象严重 | 第25页 |
3.1.3 企业实力不强,辐射带动能力不足 | 第25-26页 |
3.1.4 农业机械化、信息化建设落后 | 第26页 |
3.1.5 科技含量少,创新能力不足 | 第26-27页 |
3.1.6 企业融资困难 | 第27页 |
3.2 互联网对传统农业企业发展的影响 | 第27-31页 |
3.2.1 经营理念的改变 | 第27-28页 |
3.2.2 组织结构的改变 | 第28页 |
3.2.3 管理模式的改变 | 第28-29页 |
3.2.4 生产经营方式的改变 | 第29-31页 |
3.3 快速城镇化进程对传统农业企业发展的影响 | 第31-38页 |
3.3.1 生产要素资源流失严重,三农“边缘化”加速 | 第31-33页 |
3.3.2 粮食安全问题突出,主要农产品供给压力大 | 第33-35页 |
3.3.3 比较收益下降,耕地“非粮化”严重 | 第35-36页 |
3.3.4 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受到威胁 | 第36-38页 |
第4章 发达国家农业平台化转型实践与经验借鉴 | 第38-46页 |
4.1 美国农业平台化转型实践 | 第38-42页 |
4.1.1 美国农业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 第38-40页 |
4.1.2 美国数据管理平台聚焦精准农业 | 第40-41页 |
4.1.3 美国互联网众筹平台创新农业金融模式 | 第41-42页 |
4.2 日本农业平台化转型实践 | 第42-43页 |
4.2.1 日本农业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 第42页 |
4.2.2 日本特色农业信息管理平台 | 第42-43页 |
4.3 发达国家农业平台化转型的经验及启示 | 第43-46页 |
第5章 我国传统农业企业平台化转型的战略 | 第46-63页 |
5.1 传统农业企业平台化转型的有利条件 | 第46-51页 |
5.1.1 政策条件 | 第46-47页 |
5.1.2 经济条件 | 第47页 |
5.1.3 社会条件 | 第47-48页 |
5.1.4 技术条件 | 第48页 |
5.1.5 网络条件 | 第48-51页 |
5.2 我国传统农业企业平台化转型整体概貌 | 第51-54页 |
5.3 打造企业平台生态圈--以大北农集团为例 | 第54-61页 |
5.3.1 大北农集团简介 | 第54-56页 |
5.3.2 以数据管理-交易-金融平台为核心的平台生态圈 | 第56-61页 |
5.4 大北农集团转型成功的经验与启示 | 第61-63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6.1 结论 | 第63-64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附录A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