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材料论文--钢论文--钢的组织与性能论文

高品质冷轧汽车钢退火工艺与组织性能控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4-43页
    1.1 引言第14-15页
    1.2 高强钢的概况第15-25页
        1.2.1 高强钢的强化机制第16-21页
        1.2.2 高强钢的韧化机制第21-23页
        1.2.3 高强钢的发展第23-25页
    1.3 双相钢概述第25-28页
        1.3.1 双相钢的发展简介第25-26页
        1.3.2 双相钢生产工艺简介第26页
        1.3.3 双相钢的力学性能第26-27页
        1.3.4 双相钢的应用第27-28页
    1.4 热镀锌双相钢第28-32页
        1.4.1 热镀锌第28页
        1.4.2 连续热镀锌第28-29页
        1.4.3 连续热镀锌双相钢第29-31页
        1.4.4 热镀锌双相钢的发展第31-32页
    1.5 热镀锌镀层质量研究现状第32-40页
        1.5.1 基板化学成分第33-34页
        1.5.2 退火温度及时间第34-35页
        1.5.3 露点温度第35页
        1.5.4 退火气氛第35-36页
        1.5.5 镀锌工艺对抗粉化性能的影响第36-38页
        1.5.6 合金化工艺对镀层抗粉化的影响第38-39页
        1.5.7 镀层抗粉化性能的其他影响因素第39-40页
        1.5.8 镀锌板成形性能研究第40页
    1.6 汽车用钢存在的主要问题第40-41页
    1.7 研究背景、目的及内容第41-43页
        1.7.1 研究背景第41页
        1.7.2 论文研究目的第41-42页
        1.7.3 研究内容第42-43页
第2章 实验钢连续冷却转变行为研究第43-53页
    2.1 前言第43-44页
    2.2 冷轧态CCT曲线第44-49页
        2.2.1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44页
        2.2.2 实验结果第44-46页
        2.2.3 讨论第46-49页
    2.3 临界区加热时组织变化第49-52页
        2.3.1 实验工艺第49页
        2.3.2 临界区加热时组织变化第49-52页
    2.4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3章 退火工艺对热镀锌双相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第53-75页
    3.1 前言第53-54页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54-55页
    3.3 实验结果第55-59页
        3.3.1 显微组织第55-57页
        3.3.2 力学性能第57-59页
    3.4 分析讨论第59-69页
        3.4.1 退火温度的影响第59-65页
        3.4.2 冷却速率的影响第65-67页
        3.4.3 退火时间的影响第67-69页
    3.5 应力—应变曲线与微观组织特征第69-73页
        3.5.1 不同退火温度下的应力—应变曲线特征第70-72页
        3.5.2 微观组织特征第72-73页
    3.6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第4章 退火工艺对冷轧双相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第75-93页
    4.1 前言第75页
    4.2 实验材料及方法第75-77页
        4.2.1 实验材料第75页
        4.2.2 实验钢的微观组织表征第75-77页
        4.2.3 实验钢的力学性能测试第77页
    4.3 加热速率对冷轧双相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第77-83页
        4.3.1 加热速率对冷轧双相钢连续退火过程中组织演变的影响第78-81页
        4.3.2 加热速率对冷轧双相钢连续退火后力学性能的影响第81-83页
    4.4 退火温度对冷轧双相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第83-88页
        4.4.1 退火温度对冷轧双相钢显微组织的影响第83-87页
        4.4.2 退火温度对冷轧双相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第87-88页
    4.5 缓冷温度对冷轧双相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第88-91页
        4.5.1 缓冷温度对冷轧双相钢微观组织演变的影响第89-91页
        4.5.2 缓冷温度对冷轧双相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第91页
    4.6 本章小结第91-93页
第5章 热镀锌合金化镀层抗粉化性能研究第93-115页
    5.1 前言第93页
    5.2 合金化镀层粉化与剥落机制第93-101页
        5.2.1 实验方法第93-94页
        5.2.2 实验结果第94-99页
        5.2.3 分析与讨论第99-101页
    5.3 基板表面晶体学织构对合金化镀层抗粉化性能的影响第101-109页
        5.3.1 实验方法第101-102页
        5.3.2 实验结果第102-105页
        5.3.3 分析与讨论第105-109页
    5.4 合金化镀层相结构及抗粉化性能研究第109-114页
        5.4.1 实验材料及方法第110页
        5.4.2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110-114页
    5.5 本章小结第114-115页
第6章 结论第115-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2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27-128页
致谢第128-129页
作者简介第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创业板上市公司透明度与股价波动性实证关系研究
下一篇:投资者情绪对IPO抑价的影响研究--基于不同市场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