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导论 | 第8-18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 从税制改革层面来看 | 第8页 |
2. 从纳税服务工作体制来看 | 第8-9页 |
3. 从河口地区实际情况看 | 第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 理论意义 | 第9页 |
2. 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1. 纳税服务工作理论基础方面的研究 | 第10-12页 |
2. 纳税服务工作在法律制度方面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3. 纳税服务工作在存在问题以及优化措施方面的研究 | 第13-15页 |
(四)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5-18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2.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4. 创新点 | 第17-18页 |
一、纳税服务内涵及相关理论 | 第18-24页 |
(一) 纳税服务的内涵 | 第18-19页 |
1. 纳税服务的特点 | 第18-19页 |
2. 纳税服务的方式 | 第19页 |
(二) 纳税服务的相关理论 | 第19-24页 |
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9-21页 |
2. 流程再造理论 | 第21-22页 |
3. 税收遵从理论 | 第22-24页 |
二、河口县地税系统纳税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第24-29页 |
(一) 纳税服务观念淡薄 | 第24页 |
(二) 信息化应用程度不高 | 第24-26页 |
1. 税收宣传方式落后 | 第24-25页 |
2. 电子办税服务平台及税务热线应用率不高 | 第25页 |
3. 电子设备资源浪费现象存在 | 第25-26页 |
(三) 纳税服务工作主体税收执法标准不一 | 第26页 |
(四) 纳税服务工作内容重共性轻个性 | 第26-27页 |
1. 缺乏懂少数民族语言的人 | 第26-27页 |
2. 涉外税收宣传少 | 第27页 |
3. 服务千遍一律,不能“量身定做” | 第27页 |
4. 政策筹划服务缺乏 | 第27页 |
(五) 纳税事项办理效率不高 | 第27-29页 |
1. 税务大厅拥堵、排队现场经常发生 | 第27页 |
2. 部分税务事项耗时长 | 第27-29页 |
三、河口县地税系统纳税服务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9-34页 |
(一) 纳税服务观念淡薄的原因 | 第29页 |
1. 对纳税服务的理解不到位 | 第29页 |
2. 对职工服务观念教育的松懈 | 第29页 |
(二) 信息化应用程度不高的原因 | 第29-30页 |
1. 办税软件频繁更新和更换 | 第29-30页 |
2. 纳税人对网络办税认识不到位 | 第30页 |
3. 缺乏信息化专业人才 | 第30页 |
(三) 纳税服务工作主体税收执法标准不一的原因 | 第30-31页 |
1. 岗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 第30页 |
2. 考核、监督不严格 | 第30-31页 |
(四) 纳税服务工作内容轻个性的原因 | 第31页 |
1. 缺乏激励机制 | 第31页 |
2. 受现实因素制约 | 第31页 |
(五) 纳税事项办理效率不高的原因 | 第31-34页 |
1. 办事流程繁琐 | 第31-32页 |
2. 部门间协调不够 | 第32页 |
3. 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 第32-34页 |
四、河口县地税系统纳税服务工作优化对策 | 第34-43页 |
(一) 强化税务干部的学习教育 | 第34-35页 |
1. 树立学习意识 | 第34页 |
2. 树立服务意识 | 第34页 |
3. 树立平等意识 | 第34-35页 |
(二) 创新“互联网+纳税服务”模式 | 第35-36页 |
1. 强化宣传、推广 | 第35页 |
2. 应用新兴媒介,创新纳税服务方式 | 第35-36页 |
3. 优化预约机制,建立网络预约平台 | 第36页 |
4. 拍摄税收知识微视频 | 第36页 |
(三) 完善纳税服务工作评价考核机制 | 第36-37页 |
1. 设立岗位服务评价器 | 第37页 |
2. 考核网络服务情况 | 第37页 |
3. 设立统一标准,严格考核结果 | 第37页 |
(四) 优化配置人力资源 | 第37-38页 |
1. 进行人员调整 | 第37-38页 |
2. 进行岗位灵活变动 | 第38页 |
(五) 提供个性化纳税服务工作 | 第38-40页 |
1. 设立民族语言特色服务岗 | 第39页 |
2. 有针对性的进行税法宣传 | 第39页 |
3. 组建税收服务志愿队 | 第39-40页 |
(六) 进行办税流程再造 | 第40-42页 |
1. 简化审批流程 | 第40-42页 |
2. 改变税收征管模式 | 第42页 |
(七) 建立衔接机制 | 第42-43页 |
1. 内部科室、分局做好协调配合 | 第42页 |
2. 对外实现联合办税 | 第42-43页 |
总结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