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2.1 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评价测度综述 | 第12-14页 |
1.2.2 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综述 | 第14-16页 |
1.2.3 总体评价 | 第16页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5 创新点及不足 | 第19-20页 |
1.5.1 创新点 | 第19页 |
1.5.2 不足 | 第19-20页 |
第2章 普惠金融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第20-30页 |
2.1 普惠金融的内涵 | 第20-22页 |
2.1.1 有效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 | 第20-21页 |
2.1.2 金融服务主体的稳健性 | 第21页 |
2.1.3 金融服务的可持续性 | 第21页 |
2.1.4 金融服务的竞争性和多样性 | 第21-22页 |
2.2 普惠金融体系的构成及发展 | 第22-26页 |
2.2.1 普惠金融体系构成及发展的理论依据 | 第22-23页 |
2.2.2 普惠金融体系构成及发展 | 第23-26页 |
2.3 普惠金融发展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第26-29页 |
2.3.1 需求主体方面的影响因素 | 第27页 |
2.3.2 金融机构供给方面的影响因素 | 第27-28页 |
2.3.3 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方面的影响因素 | 第28-29页 |
2.3.4 制度监管方面的影响因素 | 第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日照市普惠金融发展实践 | 第30-39页 |
3.1 日照市普惠金融发展情况的描述性分析 | 第30-35页 |
3.1.1 日照市普惠金融发展历程 | 第30-31页 |
3.1.2 日照市普惠金融发展现状 | 第31-35页 |
3.2 日照市普惠金融发展情况的统计 | 第35-38页 |
3.2.1 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的构建 | 第35-37页 |
3.2.2 基于普惠金融指数的普惠金融发展情况分析 | 第37-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日照市普惠金融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39-51页 |
4.1 主成分回归分析法介绍 | 第39-41页 |
4.1.1 主成分回归分析法的原理 | 第39-40页 |
4.1.2 主成分回归分析法的步骤 | 第40-41页 |
4.1.3 样本的选择和数据采集 | 第41页 |
4.2 实证分析 | 第41-49页 |
4.2.1 变量的选择与标准化处理 | 第41-42页 |
4.2.2 变量相关性判定 | 第42-43页 |
4.2.3 确定公因子个数 | 第43-45页 |
4.2.4 建立主成分表达式 | 第45-46页 |
4.2.5 回归分析检验 | 第46-49页 |
4.3 基于实证分析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9-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和促进日照市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51-58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1-52页 |
5.2 促进日照市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52-58页 |
5.2.1 充分发挥政府普惠金融引领保障作用 | 第52-54页 |
5.2.2 引导发挥金融机构普惠金融服务主体职能 | 第54-56页 |
5.2.3 提升弱势群体的普惠金融参与度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附录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