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疯癫”的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疯癫”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9-12页 |
1.3 本文的主要观点及框架 | 第12-15页 |
2 余华小说中的“疯癫”形象分类 | 第15-27页 |
2.1 余华作品中疯癫形象的古今渊源 | 第15-18页 |
2.2 沉湎于自我的内倾型 | 第18-23页 |
2.3 极具攻击力的外倾型 | 第23-27页 |
3 “疯癫”形象的书写成因 | 第27-32页 |
3.1 文革的创伤 | 第27-28页 |
3.2 作家的生命体验 | 第28-30页 |
3.3 余华对卡夫卡精神的继承 | 第30-32页 |
4 “疯癫”书写下的人类生存困境 | 第32-38页 |
4.1 孤独的哀鸣 | 第32-33页 |
4.2 家庭意义的消解 | 第33-35页 |
4.3 精神荒原的哀歌 | 第35-38页 |
5 “疯癫”书写的美学价值 | 第38-43页 |
5.1 荒诞的真相 | 第38-39页 |
5.2 自我存在的追问 | 第39-41页 |
5.3 生命本真存在的愿景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