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居住区规划论文

海绵城市建筑小区海绵效果评价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8页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1 海绵城市效果评价第13-14页
        1.2.2 径流减控效果评价第14-15页
        1.2.3 存在问题第15页
    1.3 研究内容第15页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5-18页
        1.4.1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4.2 技术路线第16-18页
第二章 建筑小区海绵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第18-35页
    2.1 评价方法的选择第18-20页
        2.1.1 层次分析法第19-20页
        2.1.2 模糊综合评价法第20页
    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20-25页
        2.2.1 构建原则第20-21页
        2.2.2 指标选择方法第21页
        2.2.3 海绵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第21-22页
        2.2.4 指标计算方法第22-25页
    2.3 研究区概况第25页
    2.4 海绵设施建设及监测布置第25-28页
        2.4.1 海绵设施建设第25-26页
        2.4.2 监测系统的布置第26-28页
    2.5 权重系数计算第28-30页
    2.6 海绵效果评价第30-34页
    2.7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基于SWMM模型的径流减控效果评价第35-48页
    3.1 SWMM模型原理及其构建第35-40页
        3.1.1 SWMM模型计算原理第35-36页
        3.1.2 研究区域模型概化第36页
        3.1.3 模型参数率定与验证第36-40页
    3.2 双紫小区径流减控效果评价第40-47页
        3.2.1 基于真实降雨的径流减控效果第40-43页
        3.2.2 基于设计降雨的径流减控效果第43-47页
    3.3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径流减控效果与海绵措施建设规模定量关系研究第48-53页
    4.1 “3,5,7”标准下径流减控效果第48-51页
        4.1.1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计算第48-49页
        4.1.2 典型降雨的确定第49-50页
        4.1.3 “3,5,7”标准下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计算第50-51页
    4.2 径流减控效果与透水铺装、蓄水池有效调蓄容积定量关系第51-52页
    4.3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3-55页
    5.1 总结第53页
    5.2 展望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60页
致谢第60-61页
附录一第61-65页
附录二第65-66页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火灾场景仿真的室内外应急疏散模型
下一篇:消防水带超声波清洗机理与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