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进展 | 第9-13页 |
1.2.1 新疆降水等级标准和时空分布 | 第9-11页 |
1.2.2 水汽来源的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1.3 科学问题、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13-15页 |
1.3.1 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论文章节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新疆冬季和夏季的水汽源区时空分布特征 | 第15-25页 |
2.1 引言 | 第15页 |
2.2 模式、资料和方案设置 | 第15-16页 |
2.3 计算方法 | 第16-17页 |
2.4 2008?2015年期间新疆的水汽来源分析 | 第17-20页 |
2.4.1 新疆年平均的水汽来源分析 | 第18-19页 |
2.4.2 新疆夏季及冬季的水汽来源分析 | 第19-20页 |
2.5 新疆夏季及冬季的水汽源地分布模态 | 第20-23页 |
2.6 小结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新疆两个强降水个例对拉格朗日水汽追踪方法的验证 | 第25-33页 |
3.1 引言 | 第25页 |
3.2 模式、资料和方案设置 | 第25-26页 |
3.3 确定强降水个例的目标气块 | 第26页 |
3.4 降水个例的水汽源区的分析 | 第26-29页 |
3.4.1 强降水个例的降水分布 | 第26-27页 |
3.4.2 强降水个例的水汽输送路径分析 | 第27-29页 |
3.5 水汽源区的识别及贡献估算 | 第29-31页 |
3.6 小结 | 第31-33页 |
第四章 新疆降水事件的水汽输送特征分析 | 第33-52页 |
4.1 引言 | 第33页 |
4.2 数据与方法 | 第33-36页 |
4.3 新疆降水过程的合成分析 | 第36-42页 |
4.4 水汽输送贡献的分析 | 第42-47页 |
4.5 水汽输送的过程分析 | 第47-50页 |
4.6 小结 | 第50-52页 |
第五章 新疆暴雨事件水汽源区的分析研究 | 第52-66页 |
5.1 引言 | 第52页 |
5.2 数据与方法 | 第52-56页 |
5.3 新疆暴雨的水汽输送特征 | 第56-59页 |
5.4 水汽源区的识别 | 第59-60页 |
5.5 考察的水汽源区水汽贡献的定量估算 | 第60-64页 |
5.6 小结 | 第64-6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9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66-67页 |
6.2 讨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