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1.2.1 国内学者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1-1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4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第12-13页 |
2 毛泽东提出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理论溯源 | 第13-19页 |
2.1 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指导 | 第14-17页 |
2.1.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 第14-15页 |
2.1.2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 第15-17页 |
2.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借鉴 | 第17页 |
2.3 中国革命斗争实践与党的建设的经验总结 | 第17-19页 |
3 毛泽东批评与自我批评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 | 第19-26页 |
3.1 批评与自我批评思想主要内容 | 第19-23页 |
3.1.1 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标志 | 第19-21页 |
3.1.2 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 | 第21-23页 |
3.2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基本方法 | 第23-26页 |
3.2.1 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第23页 |
3.2.2 坚持原则,公事公办 | 第23-24页 |
3.2.3 主动学习,与人为善 | 第24-26页 |
4 毛泽东批评与自我批评思想的现实意义 | 第26-29页 |
4.1 解决党内矛盾的宝贵经验 | 第26-27页 |
4.2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保持先进性以及纯洁性的必然要求 | 第27-28页 |
4.3 我党建设的一大法宝——批评与自我批评 | 第28-29页 |
5 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意义与存在的问题 | 第29-35页 |
5.1 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意义 | 第29-32页 |
5.1.1 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修正错误,自我完善 | 第29-30页 |
5.1.2 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 第30-31页 |
5.1.3 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 第31-32页 |
5.2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批评与自我批评存在的问题 | 第32-35页 |
5.2.1 不愿、不敢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 | 第32-33页 |
5.2.2 形式主义较严重 | 第33-34页 |
5.2.3 用强制性管理措施代替批评与自我批评 | 第34-35页 |
6 批评与自我批评思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应用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 第35-43页 |
6.1 批评与自我批评思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应用的基本原则 | 第35-38页 |
6.1.1 坚持正确的立场 | 第35-36页 |
6.1.2 坚持与人为善原则 | 第36页 |
6.1.3 抓主要矛盾,把握适度原则 | 第36-37页 |
6.1.4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 第37-38页 |
6.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基本方法 | 第38-43页 |
6.2.1 批评与表扬鼓励、幽默、尊重相结合 | 第38-39页 |
6.2.2 营造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良好氛围 | 第39-40页 |
6.2.3 重视榜样的力量,提高批评者的思想政治素质 | 第40-41页 |
6.2.4 重视批评与自我批评方法的不断创新 | 第41-4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