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唐代诗歌中的陇右文化阐释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绪论第12-40页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学术意义第13-16页
    第二节 学术史的简要回顾第16-27页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7-34页
    第四节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观点与思路第34-36页
    第五节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36-40页
第一章 陇右文化的特征及其时空形态第40-88页
    第一节 陇右文化及其理论阐释第40-49页
        一、陇右的“概念”及其文化第40-42页
        二、陇右文化的精神特质第42-45页
        三、唐代陇右文化的理论阐释第45-49页
    第二节 唐代陇右地域的地理特质第49-55页
        一、唐代陇右地域的自然地理实况第50-52页
        二、唐代陇右地理的边塞格局构成第52-54页
        三、唐代陇右的州县概况第54-55页
    第三节 陇右文化的历史经济文化演变第55-79页
        一、漫长活跃的先秦时期第56-62页
        二、稳步开拓的秦汉时期第62-67页
        三、由剑向书转变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第67-74页
        四、由辉煌走向衰微的隋唐五代时期第74-79页
    第四节 陇右文化的多维溯源第79-86页
        一、自然气候的滋养第79-82页
        二、人文气候的孕育第82-85页
        三、众多民族的交融第85-86页
    小结第86-88页
第二章 唐代诗歌中的陇右诗缘第88-124页
    第一节 唐代陇右籍诗人的创作概况第89-106页
        一、唐代陇右籍诗人考证第90-96页
        二、唐代陇右籍诗人的地理分布与文学创作实况第96-99页
        三、唐代陇右籍诗人的文学成就及其贡献第99-106页
    第二节 唐代李唐皇室诗歌中的陇右诗缘第106-113页
        一、李唐皇族的祖籍的真实性问题第107-108页
        二、李唐皇族的文化认同第108-110页
        三、李唐皇室诗歌中的陇右诗缘——以李世民为例第110-111页
        四、李贺诗中的陇右诗缘第111-113页
    第三节 李白诗歌中的陇右诗缘第113-116页
        一、李白的文化认同第113-114页
        二、李白诗歌中的“陇右味”第114-116页
    第四节 杜甫诗歌中的陇右诗缘第116-121页
        一、陇右之地的游历见闻第117-119页
        二、弱小坚韧的物象选择第119-120页
        三、沉郁悲凉的审美风格第120-121页
    小结第121-124页
第三章 唐代陇右文学家族:以牛氏家族为例第124-148页
    第一节 牛氏文学家族的形成第126-132页
        一、牛氏家族的世系第126-128页
        二、牛氏文学家族的代表人物——牛弘第128-129页
        三、牛氏文学家族兴盛的原因第129-132页
    第二节 唐代牛氏家族成员及其创作实绩第132-136页
        一、唐代陇右牛氏家族成员的生平及创作情况第132-134页
        二、唐代陇右牛氏文学家族的文学传承及流变第134-136页
    第三节 唐代陇右牛氏家族的家风与家学精神第136-142页
        一、陇右牛氏文学家族之家风第136-139页
        二、陇右牛氏文学家族之家学精神第139-142页
    第四节 唐代陇右牛氏家族的诗歌创作的主题风格与审美情趣第142-145页
        一、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第142-143页
        二、清丽淡雅的创作风格第143-144页
        三、中和雅正的审美气韵第144-145页
    小结第145-148页
第四章 唐代诗歌中的陇右地理描述第148-188页
    第一节 唐代诗歌中的陇右地理描述的特征与意象第149-154页
        一、唐代诗歌中描写陇右地理风貌的特征第149-151页
        二、唐代诗歌中的陇右地理意象第151-154页
    第二节 唐代诗歌中的陇右州县的描述第154-170页
        一、金屋琼台萧史家,暮春三月渭州花——秦州、渭州一带第154-158页
        二、醉折垂杨唱柳枝,金城三月走金羁——金城、河湟一带第158-163页
        三、凉州风月美,遥望居延路——河西走廊一带第163-170页
    第三节 唐代诗歌中的陇右山川关隘的描述第170-182页
        一、语多更觉承恩泽,数对君王忆陇山——陇山第171-175页
        二、长驱万里詟祁连,分麾三命武功宣——祁连山第175-177页
        三、燕支(焉支)落汉家,妇女无华色——焉支山第177-179页
        四、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玉门关第179-180页
        五、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第180-182页
    第四节 陇右地理风貌对唐代诗人创作的影响第182-186页
        一、拓展了诗歌的题材内容第183-184页
        二、提升了诗人的气质魅力第184-185页
        三、丰富了诗歌的创作风格第185-186页
    小结第186-188页
第五章 唐代陇右诗歌中的边塞情怀第188-204页
    第一节 唐代陇右诗歌中的边塞情怀的成因分析第188-192页
        一、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功名意识第189-190页
        二、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汉代情结第190-191页
        三、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尚武精神第191-192页
    第二节 陇右籍诗人的边塞情怀——以李益为例第192-199页
        一、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边塞之地的独特风光第194-195页
        二、金河戍客肠应断,更在秋风百尺台——戍边士卒的内容选择第195-197页
        三、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悲壮凄惋的审美风格第197-199页
    第三节 客寓陇右诗人的边塞情怀第199-202页
        一、今日流沙外,垂涕念生还——贬谪出塞之士第200-201页
        二、从军借问所从谁,击剑酣歌当此时——从军出塞之士第201-202页
    小结第202-204页
第六章 唐代陇右诗歌中的丝路文化第204-226页
    第一节 唐代陇右诗歌中丝路文化的表征第205-209页
        一、琳琅满目的艺术长廊第206-207页
        二、中西合璧的文化活力第207-208页
        三、民族交往的辉煌历史第208-209页
    第二节 丝绸之路与唐代陇右诗歌中的思想艺术文化第209-216页
        一、丝绸之路与陇右诗歌中的思想文化第209-211页
        二、丝绸之路与唐代陇右诗歌中的艺术文化第211-216页
    第三节 丝绸之路与唐代陇右诗歌中的商业文化第216-219页
        一、丝绸之路与唐代陇右诗歌中的商业文化的繁荣景况第216-218页
        二、丝绸之路与唐代陇右诗歌中的商业文化的国际化特色第218-219页
    第四节 丝绸之路与唐代陇右诗歌中的酒文化第219-223页
        一、丝绸之路与唐代陇右诗歌中的酒文化的兴盛第219-220页
        二、丝绸之路与唐代陇右诗歌中的凉州葡萄酒第220-222页
        三、丝绸之路与唐代陇右诗歌中的酒宴第222-223页
    小结第223-226页
结语第226-234页
参考文献第234-250页
附录第250-278页
致谢第278-280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280页

论文共2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小RNA-17-3p促进生理性心脏生长及保护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
下一篇: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在促进小鼠心肌细胞病理性肥大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