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2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 | 第17-22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2.1.1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 第17页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7-18页 |
2.1.3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第18-19页 |
2.2 相关概念 | 第19-22页 |
2.2.1 乡村旅游的概念及特征 | 第19页 |
2.2.2 开展乡村旅游的意义 | 第19-21页 |
2.2.3 旅游影响 | 第21-22页 |
3 安徽省乡村旅游发展概述 | 第22-26页 |
3.1 安徽省乡村旅游发展历史 | 第22-23页 |
3.1.1 起步阶段(1980-1990) | 第22页 |
3.1.2 发展阶段(1991-2007) | 第22页 |
3.1.3 成长阶段(2008-2010) | 第22-23页 |
3.1.4 跨越阶段(2010-至今) | 第23页 |
3.2 安徽省乡村旅游发展规模 | 第23-24页 |
3.3 安徽两种典型乡村发展模式 | 第24-25页 |
3.3.1 体育旅游模式 | 第24页 |
3.3.2 宣州农家乐模式 | 第24-25页 |
3.4 安徽发展乡村旅游村镇环境现状 | 第25-26页 |
4 安徽省乡村旅游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26-33页 |
4.1 正面影响 | 第26-28页 |
4.1.1 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的环境意识 | 第26-27页 |
4.1.2 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提高了地方环境建设积极性 | 第27-28页 |
4.2 负面影响 | 第28-30页 |
4.2.1 旅游开发活动带来物资和能源消耗 | 第28页 |
4.2.2 旅游开发忽视环境影响和区域规划 | 第28-29页 |
4.2.3 旅游扩张破坏了自然环境的协调 | 第29页 |
4.2.4 旅游活动本身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 第29-30页 |
4.3 乡村旅游环境负影响的原因分析 | 第30-33页 |
4.3.1 乡村旅游规划和管理原因 | 第30-31页 |
4.3.2 游客及管理人员原因 | 第31页 |
4.3.3 建设原因 | 第31页 |
4.3.4 政府原因 | 第31-33页 |
5 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 第33-36页 |
5.1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建立健全乡村环境保护体系 | 第33页 |
5.2 加大环保宣传,提高环保意识 | 第33页 |
5.3 制定乡村旅游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监测 | 第33-34页 |
5.4 预测生态环境承载力,实行区域轮休 | 第34页 |
5.5 处理好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 | 第34-35页 |
5.6 倡导绿色旅游,引导游客养成生态消费观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作者简历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