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价格评估及其退出补偿对策研究--基于余江县案例分析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1.3.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1.3.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1.4 研究主要内容及其框架 | 第16-18页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2 基本理论与方法 | 第20-27页 |
2.1 农村宅基地退出基本理论 | 第20-21页 |
2.1.1 土地规模报酬递减规律 | 第20页 |
2.1.2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 第20-21页 |
2.1.3 土地集约利用理论 | 第21页 |
2.2 农村宅基地价格评估基本理论 | 第21-23页 |
2.2.1 产权理论 | 第21-22页 |
2.2.2 地租理论 | 第22页 |
2.2.3 社会保障理论 | 第22-23页 |
2.2.4 资源稀缺理论 | 第23页 |
2.3 农村宅基地价格评估的主要方法 | 第23-27页 |
2.3.1 农村宅基地价格评估内涵及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2.3.2 宅基地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 | 第24-25页 |
2.3.3 成本逼近法 | 第25-26页 |
2.3.4 剩余法 | 第26-27页 |
3 农村宅基地退出及其补偿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27-38页 |
3.1 调研区概况 | 第27页 |
3.2 余江县农村宅基地退出及补偿试点情况分析 | 第27-31页 |
3.2.1 宅基地退出方案及工作流程 | 第27-30页 |
3.2.2 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 | 第30页 |
3.2.3 农村宅基地退出及其补偿现状 | 第30-31页 |
3.3 与非试点县宅基地退出及其补偿比较分析 | 第31-34页 |
3.3.1 宁都县宅基地退出及其补偿情况 | 第31-32页 |
3.3.2 会昌县农村宅基地退出及补偿情况 | 第32-33页 |
3.3.3 试点县与非试点县情况比较分析 | 第33-34页 |
3.4 试点工作经验与启示 | 第34-35页 |
3.5 宅基地退出及其补偿中存在的问题 | 第35-38页 |
3.5.1 市场价格评估体系缺失 | 第35-36页 |
3.5.2 农村宅基地退出意愿低 | 第36页 |
3.5.3 农村宅基地退出推进困难 | 第36-38页 |
4 农村宅基地宗地价格评估案例分析 | 第38-50页 |
4.1 农村宅基地退出宗地价格评估模型构建 | 第38-41页 |
4.1.1 基准地价修正系数表 | 第38-40页 |
4.1.2 其他因素系数修正 | 第40-41页 |
4.2 农村宅基地宗地价格评估案例分析 | 第41-49页 |
4.2.1 估价对象概况 | 第41页 |
4.2.2 评估过程分析 | 第41-49页 |
4.2.3 评估结果分析 | 第49页 |
4.3 宗地评估价格与现行补偿标准的比较分析 | 第49-50页 |
5 农村宅基地退出及其补偿对策分析 | 第50-56页 |
5.1 农村宅基地退出配套设施改革建议 | 第50-51页 |
5.2 农村宅基地退出的类型及界定 | 第51页 |
5.2.1 按照宅基地退出的土地使用权者划分 | 第51页 |
5.2.2 按照宅基地退出的土地用途划分 | 第51页 |
5.3 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确定 | 第51-52页 |
5.3.1 退出价格评估方法选择 | 第51页 |
5.3.2 补偿标准的选择 | 第51-52页 |
5.4 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对象及方式 | 第52-54页 |
5.4.1 退出补偿对象 | 第52-53页 |
5.4.2 退出补偿方式 | 第53-54页 |
5.5 农村宅基地退出的资金筹措与管理 | 第54-56页 |
5.5.1 资金筹措 | 第54-55页 |
5.5.2 资金分配使用管理 | 第55-56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56-58页 |
6.1 结论 | 第56-57页 |
6.2 讨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