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绪论 | 第11-15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一) 关于地域题材纪录片与地域文化的研究 | 第13页 |
(二) 关于纪录片对文化传播的研究 | 第13-14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一) 文献研究法 | 第14页 |
(二) 描述性研究法 | 第14页 |
(三) 个案分析法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相关概念阐述 | 第15-21页 |
第一节 纪录片含义界定及分类 | 第15-16页 |
第二节 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 第16-18页 |
一、政治化纪录片时期(1958-1978) | 第16-17页 |
二、人文化纪录片时期(1979-1990) | 第17-18页 |
三、平民化纪录片时期(1991-1996) | 第18页 |
四、社会化纪录片时期(1997-至今) | 第18页 |
第三节 地域文化的概念以及特征 | 第18-19页 |
第四节 地域文化存在的原因及其重要性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地域文化在纪录片创作中的价值体现 | 第21-25页 |
第一节 地域文化中的文化元素体现 | 第21-22页 |
第二节 地域文化传播下的“文化折扣”体现 | 第22-23页 |
第三节 地域文化传播下的文化艺术体现 | 第23-25页 |
第三章 个人作品《刀尖上的传承人》的地域性表达和创作手法分析 | 第25-32页 |
第一节 《刀尖上的传承人》地域性表达 | 第25-30页 |
一、选题价值——地域文化的内涵价值体现 | 第25-26页 |
二、人物选择——地域文化的人文精神展现 | 第26-27页 |
三、叙述视角——地域文化的多元化呈现 | 第27-28页 |
四、画面镜头——地域文化的意境美再现 | 第28-30页 |
(一) 画面语言 | 第28-29页 |
(二) 镜头运用 | 第29-30页 |
第二节 《刀尖上的传承人》创作手法分析 | 第30-32页 |
一、格里尔逊模式的融入 | 第30页 |
二、讲述型采访的融入 | 第30-32页 |
第四章 对纪录片创作的几点反思 | 第32-35页 |
第一节 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的深度 | 第32-33页 |
第二节 把握纪录的根本性 | 第33页 |
第三节 作品《刀尖上的传承人》创作反思 | 第33-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
一、专著 | 第36页 |
二、期刊论文 | 第36-37页 |
攻硕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