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7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9页 |
(二) 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二、概念界定 | 第10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一) 国内关于西路军问题的整体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二) 国内关于西路军失败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三) 国外关于西路军研究现状 | 第14页 |
四、方法论及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一) 方法论 | 第14-15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15-17页 |
(一) 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二) 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第1章 国民党对陕甘根据地的“围剿”与红军西路军的组建 | 第17-26页 |
1.1 国民党“围剿”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军事措施 | 第17-22页 |
1.1.1 国民党“围剿”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兵力部署 | 第17-19页 |
1.1.2 划分军事防区,加强军事编制管理 | 第19-20页 |
1.1.3 勾结、收编土匪武装 | 第20-21页 |
1.1.4 颁布军事管制性政策 | 第21-22页 |
1.2 中共制定《宁夏战役计划》应对国民党“围剿” | 第22-26页 |
1.2.1 中共制定《宁夏战役计划》的基本考虑 | 第22-24页 |
1.2.2 红军《宁夏战役计划》的制定及流产 | 第24-25页 |
1.2.3 红军西路军的组建 | 第25-26页 |
第2章 国民党中央政府对红军西路军的“围剿” | 第26-31页 |
2.1 实行奖惩机制 | 第26-27页 |
2.2 设立特务机构,搜集西路军情报 | 第27-28页 |
2.3 监督、调查地方武装对西路军的作战情况 | 第28页 |
2.4 西安事变对西路军的影响 | 第28-31页 |
第3章 国民党马家军对红军西路军的“围剿” | 第31-45页 |
3.1 马家军实施的军事措施 | 第31-38页 |
3.1.1 建立以碉堡为核心的封锁线,限制西路军行动 | 第32页 |
3.1.2 滥征壮丁,组建民团,扩大军队储备 | 第32-34页 |
3.1.3 对军队实行法西斯式训练 | 第34-36页 |
3.1.4 强化对部队的思想控制 | 第36-37页 |
3.1.5 实施笼络人心,收买将领的“怀柔”政策 | 第37-38页 |
3.2 马家军实施的政治措施 | 第38-42页 |
3.2.1 加强对人民群众的控驭 | 第38-39页 |
3.2.2 强化对民众的反动宣传 | 第39-40页 |
3.2.3 利用中共统战政策,麻痹红西路军 | 第40-41页 |
3.2.4 构建反革命阵线对付西路军 | 第41页 |
3.2.5 实现宗教、军事合一化 | 第41-42页 |
3.3 马家军的经济措施 | 第42-45页 |
3.3.1 滥征税款,实行全省经济军事化 | 第42-43页 |
3.3.2 推行坚壁清野政策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附录: 西路军西进示意图 | 第52-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科研概况及荣誉奖励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