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39页 | 
| 1.1 引言 | 第9-11页 | 
| 1.2 镍基高温合金的发展历史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 1.3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基本性质 | 第16-34页 | 
| 1.3.1 成分特征 | 第16-25页 | 
| 1.3.2 微观结构 | 第25-27页 | 
| 1.3.3 相稳定性 | 第27-32页 | 
| 1.3.4 热处理制度 | 第32-34页 | 
| 1.4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强化机制 | 第34-37页 | 
| 1.4.1 固溶强化 | 第34-36页 | 
| 1.4.2 析出相强化 | 第36-37页 | 
| 1.5 研究内容 | 第37-39页 |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实验方法 | 第39-58页 | 
| 2.1 密度泛函理论 | 第39-42页 | 
| 2.1.1 多粒子系统的薛定谔方程及绝热近似 | 第39-40页 | 
| 2.1.2 Hohenberg-Kohn定理 | 第40-41页 | 
| 2.1.3 Kohn-Sham方程 | 第41-42页 | 
| 2.2 固体扩散理论 | 第42-50页 | 
| 2.2.1 平衡空位浓度 | 第43-45页 | 
| 2.2.2 原子跳跃过程 | 第45-47页 | 
| 2.2.3 动力学蒙特卡洛方法 | 第47-49页 | 
| 2.2.4 随机行走理论 | 第49-50页 | 
| 2.3 实验方法与表征技术 | 第50-58页 | 
| 2.3.1 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50-52页 | 
| 2.3.2 电子探针 | 第52-53页 | 
|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及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 | 第53-55页 | 
| 2.3.4 三维原子探针 | 第55-56页 | 
| 2.3.5 差示扫描量热实验 | 第56-58页 | 
| 第3章 合金化元素在两相的分配行为 | 第58-80页 | 
| 3.1 本章引论 | 第58-59页 | 
| 3.2 实验过程及计算方法 | 第59-63页 | 
| 3.2.1 实验样品制备 | 第59-60页 | 
| 3.2.2 计算方法与模型 | 第60-63页 |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3-78页 | 
| 3.3.1 合金微观组织结构 | 第63-66页 | 
| 3.3.2 合金元素协同效应对元素在两相分配行为的影响 | 第66-71页 | 
| 3.3.3 合金元素在相界面处的浓度分布 | 第71-74页 | 
| 3.3.4 γ′相体积分数 | 第74-76页 | 
| 3.3.5 第一原理计算元素格位择优与相择优 | 第76-78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 第4章 元素扩散与析出相粗化 | 第80-110页 | 
| 4.1 本章引论 | 第80-82页 | 
| 4.2 过渡族元素的分配与扩散行为 | 第82-96页 | 
| 4.2.1 过渡族元素在两相的分配行为 | 第82-85页 | 
| 4.2.2 过渡族元素在基体相中的扩散速率 | 第85-91页 | 
| 4.2.3 讨论 | 第91-95页 | 
| 4.2.4 小结 | 第95-96页 | 
| 4.3 元素协同效应对固溶元素扩散和析出相粗化的影响 | 第96-108页 | 
| 4.3.1 实验方案和计算模型 | 第97-99页 | 
| 4.3.2 元素协同效应对元素扩散激活能的影响 | 第99-101页 | 
| 4.3.3 元素协同效应对析出相粗化的影响 | 第101-105页 | 
| 4.3.4 讨论 | 第105-108页 | 
| 4.3.5 小结 | 第108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108-110页 | 
| 第5章 合金成分优化 | 第110-130页 | 
| 5.1 本章引论 | 第110-111页 | 
| 5.2 合金成分优化及制备流程 | 第111-115页 | 
| 5.2.1 合金成分优化 | 第111-114页 | 
| 5.2.2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制备流程 | 第114-115页 | 
| 5.3 热处理 | 第115-125页 | 
| 5.3.1 热处理窗口选择 | 第116-122页 | 
| 5.3.2 标准热处理后的组织 | 第122-125页 | 
| 5.4 高温持久性能试验验证及相关参量关联性分析 | 第125-129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129-130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30-134页 | 
| 6.1 结论 | 第130-132页 | 
| 6.2 展望 | 第132-13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4-146页 | 
| 致谢 | 第146-148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48-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