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反垄断法公共实施机制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2章 建立反垄断法公共实施机制的必要性分析 | 第15-21页 |
·反垄断法的产生与基本实施机制 | 第15-17页 |
·反垄断法的产生 | 第15-16页 |
·反垄断法的基本实施机制 | 第16-17页 |
·反垄断法私人实施的不足 | 第17-21页 |
·私人实施的非专业性所导致的威慑力不足 | 第18-19页 |
·私人滥诉破坏竞争 | 第19-20页 |
·私人实施导致司法资源的浪费 | 第20-21页 |
第3章 我国反垄断法公共实施机制现状与问题 | 第21-29页 |
·中国市场垄断现状 | 第21-23页 |
·各种实质性限制竞争行为大量存在 | 第21-22页 |
·行政性垄断严重危害竞争 | 第22-23页 |
·我国反垄断公共实施机制的架构 | 第23-24页 |
·反垄断法未出台前的行政执法局面 | 第23页 |
·反垄断法所确立的公共实施机制 | 第23-24页 |
·现有公共实施机制的主要问题 | 第24-29页 |
·反垄断委员会作用不明显 | 第24-25页 |
·反垄断机构的执法困境 | 第25-26页 |
·执法机构与行业监管部门的管辖权划分不清 | 第26-27页 |
·行政垄断规制不力 | 第27-28页 |
·司法机制难以有效制衡行政权力 | 第28-29页 |
第4章 我国反垄断法公共实施机制的优化 | 第29-41页 |
·国外公共实施机制的共性考察 | 第29-32页 |
·执法机构的独立性 | 第29页 |
·组成人员的专业性 | 第29-30页 |
·执法机构的权威性 | 第30页 |
·准司法机构与程序的广泛采用 | 第30-31页 |
·执法和解的大量使用 | 第31-32页 |
·机制优化需要考虑的因素 | 第32-36页 |
·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 | 第32-33页 |
·竞争文化的培育 | 第33-34页 |
·公平与效率价值的平衡 | 第34页 |
·对国外经验的借鉴与本国实情的结合 | 第34-36页 |
·我国反垄断法公共实施机制优化的具体对策 | 第36-41页 |
·反垄断委员会的权力设置 | 第36-37页 |
·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调整 | 第37-38页 |
·执法程序的细化 | 第38-39页 |
·反垄断执法机构与行业监管部门的协调 | 第39-40页 |
·司法机制的完善 | 第40-41页 |
结论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