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跨符号研究视角下的科学传播媒体--以果壳网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缩略语对照第10-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4页
    1.1 问题提出第14-16页
        1.1.1 从我国科学传播的发展来看第14-15页
        1.1.2 从现实问题的需要来看第15-16页
    1.2 研究意义第16-19页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第19-21页
        1.3.1 个案分析法第19页
        1.3.2 研究设计第19-21页
    1.4 特色与创新第21-24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探讨第24-32页
    2.1 科学传播的内涵与模式第24-28页
    2.2 跨符号传播模式第28-32页
第三章 跨符号研究视角下科学传播媒体的应有之义第32-50页
    3.1 对静态传播结构的设计第32-46页
        3.1.1 感知层面(perception)第32-36页
        3.1.2 符号层面(symbol)第36-40页
        3.1.3 叙事层面(narration)第40-44页
        3.1.4 论述层面(discourse)第44-46页
    3.2 对动态传播行动的设计第46-50页
        3.2.1 传播者(who)第46-47页
        3.2.2 内容(say what)第47-48页
        3.2.3 受众(to whom)第48页
        3.2.4 渠道(in which channel)第48-49页
        3.2.5 效果(with what effect)第49-50页
第四章 跨符号研究视角下的果壳网第50-74页
    4.1 果壳网的静态结构分析第50-61页
        4.1.1 果壳网的前世今生第50-51页
        4.1.2 感知层面第51-52页
        4.1.3 符号层面第52-56页
        4.1.4 叙事层面第56-59页
        4.1.5 论述层面第59-61页
    4.2 果壳网的动态行动分析第61-74页
        4.2.1 传播者:三种类型的传播主体第61-62页
        4.2.2 内容:果壳网的产品梳理第62-64页
        4.2.3 受众:分众化与传受兼具第64-65页
        4.2.4 渠道:线上紧缩线下暂停第65-71页
        4.2.5 效果:被赶超也被认同第71-74页
第五章 对科学传播媒体的建议第74-82页
    5.1 产品层面第74-75页
        5.1.1 意义未达,感知先行第74页
        5.1.2 明确核心产品第74-75页
    5.2 内容层面第75-77页
        5.2.1 以专业权威为本第75-76页
        5.2.2 关键词策略第76页
        5.2.3 讲一个好故事第76-77页
    5.3 营销层面第77-78页
        5.3.1 不开渠道之枝怎能散用户之叶第77页
        5.3.2 受众不可等同视之第77页
        5.3.3 树专业而亲近的品牌形象第77-78页
    5.4 战略层面——做文化产业媒合平台,打造轻资产化盈利模式第78-82页
结语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88页
致谢第88-9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 取得的 科研成果第90-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媒体环境下的嘻哈文化传播模式探究--以《中国有嘻哈》文化推广节目为例
下一篇:“书香苏州”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