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色荧光碳点的纸质传感器对重金属离子的可视化检测
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31页 |
1.1 引言 | 第16页 |
1.2 碳点的制备方法 | 第16-17页 |
1.3 碳点的光学性质 | 第17-20页 |
1.3.1 光致发光 | 第17页 |
1.3.2 化学发光 | 第17-18页 |
1.3.3 上转换发光 | 第18-19页 |
1.3.4 可调的荧光发射 | 第19-20页 |
1.3.5 其他光学性质 | 第20页 |
1.4 碳点的应用 | 第20-25页 |
1.4.1 化学传感 | 第20-21页 |
1.4.2 生物传感 | 第21-22页 |
1.4.3 生物成像 | 第22-24页 |
1.4.4 光电领域 | 第24-25页 |
1.4.5 其他应用 | 第25页 |
1.5 荧光传感检测重金属离子 | 第25-28页 |
1.5.1 荧光传感检测汞离子 | 第26-27页 |
1.5.2 荧光传感检测铜离子 | 第27-28页 |
1.6 荧光试纸检测汞离子和铜离子的研究背景 | 第28-29页 |
1.7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以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第二章 实验原理 | 第31-34页 |
2.1 静态淬灭 | 第31页 |
2.2 动态猝灭 | 第31-32页 |
2.3 福斯特共振能量转移 | 第32页 |
2.4 德克斯特能量转移 | 第32页 |
2.5 表面能量转移 | 第32页 |
2.6 光诱导电子转移 | 第32页 |
2.7 内滤效应 | 第32-34页 |
第三章 双色碳点比率荧光试纸对汞离子的可视化检测 | 第34-46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34-36页 |
3.1.1 原料与试剂 | 第34页 |
3.1.2 设备与仪器 | 第34页 |
3.1.3 碳点的制备 | 第34-35页 |
3.1.4 试纸的制备 | 第35页 |
3.1.5 汞离子的检测 | 第35页 |
3.1.6 表征方法 | 第35-36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36-45页 |
3.2.1 碳点的表征 | 第36-38页 |
3.2.2 比率荧光探针的设计 | 第38-40页 |
3.2.3 比率荧光探针检测汞离子的机制 | 第40-41页 |
3.2.4 比率荧光探针检测汞离子 | 第41-42页 |
3.2.5 比率荧光探针的选择性 | 第42-43页 |
3.2.6 实样检测及回收率实验 | 第43页 |
3.2.7 可视化检测及实际应用 | 第43-45页 |
3.3 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双色碳点比率荧光试纸对铜离子的可视化检测 | 第46-57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46-47页 |
4.1.1 原料与试剂 | 第46页 |
4.1.2 设备与仪器 | 第46页 |
4.1.3 碳点的制备 | 第46-47页 |
4.1.4 试纸的制备 | 第47页 |
4.1.5 铜离子的检测 | 第47页 |
4.1.6 表征方法 | 第47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47-56页 |
4.2.1 碳点的表征 | 第47-49页 |
4.2.2 比率荧光探针的设计 | 第49-51页 |
4.2.3 比率荧光探针检测铜离子的机制 | 第51-52页 |
4.2.4 比率荧光探针检测铜离子 | 第52-53页 |
4.2.5 比率荧光探针的选择性 | 第53-54页 |
4.2.6 实样检测及回收率实验 | 第54-55页 |
4.2.7 可视化检测及实际应用 | 第55-56页 |
4.3 小结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