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11-12页 |
1.4 本文的研究框架 | 第12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第2章 网络安全态势的数据融合研究 | 第13-21页 |
2.1 安全事件数据融合技术 | 第13-17页 |
2.1.1 安全事件数据融合系统功能模型 | 第13页 |
2.1.2 安全事件数据融合模型 | 第13-14页 |
2.1.3 安全事件数据融合级别 | 第14页 |
2.1.4 安全事件数据融合方法及分析 | 第14-17页 |
2.2 基于属性相似度及DS证据理论的数据融合 | 第17-18页 |
2.3 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技术 | 第18-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相关技术简介 | 第21-26页 |
3.1 国网公司大数据平台简介 | 第21-24页 |
3.1.1 平台技术架构 | 第21-22页 |
3.1.2 平台组件清单 | 第22-23页 |
3.1.3 采集组件Flume | 第23-24页 |
3.2 开发语言C | 第24-2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4章 基于安全事件融合的网络安全态势评估系统需求分析 | 第26-30页 |
4.1 功能性需求 | 第26-28页 |
4.2 非功能性需求 | 第28-2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5章 基于安全事件融合的网络安全态势评估系统的设计 | 第30-42页 |
5.1 系统结构 | 第30-34页 |
5.1.1 总体结构 | 第30-31页 |
5.1.2 系统功能模块结构 | 第31-34页 |
5.2 系统关键模块设计 | 第34-39页 |
5.2.1 数据融合模块 | 第34-36页 |
5.2.2 信息网安全风险点分析模块 | 第36页 |
5.2.3 信息网接入安全在线监测模块 | 第36-37页 |
5.2.4 信息网安全态势评估模块 | 第37-39页 |
5.3 态势评估的数据库构建 | 第39-41页 |
5.3.1 安全事件表 | 第39页 |
5.3.2 服务权值表 | 第39页 |
5.3.3 主机权值表 | 第39-40页 |
5.3.4 主机态势值表 | 第40页 |
5.3.5 安全态势值表 | 第40-4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6章 基于安全事件融合的网络安全态势评估系统的实现 | 第42-59页 |
6.1 平台及环境实现 | 第42页 |
6.2 事件处理实现 | 第42-43页 |
6.3 事件融合实现 | 第43-44页 |
6.4 模块功能的实现 | 第44-48页 |
6.5 暴力登录实现代码 | 第48-58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0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59页 |
7.2 未来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