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隐名出资中的股东资格认定与股权归属研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导言第9-15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9页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第9-10页
    三、文献综述第10-11页
    四、主要研究方法第11-12页
    五、论文结构第12-13页
    六、主要创新和不足第13-15页
第一章 隐名出资问题简述第15-21页
    第一节 隐名出资概念之界定第15-16页
    第二节 隐名出资问题之特征第16-17页
        一、实际出资人的隐匿性第16页
        二、双方当事人的合意性第16页
        三、股东资格的不确定性第16-17页
    第三节 隐名出资问题之成因第17-18页
        一、自由且合法的选择第17页
        二、对法律法规的规避第17-18页
    第四节 对隐名出资关系的认定及不足第18-21页
        一、隐名出资适用间接代理第18-19页
        二、隐名出资适用隐名合伙第19页
        三、隐名出资适用信托制度第19-21页
第二章 隐名出资的国内外立法现状及司法实践第21-26页
    第一节 我国对隐名出资的立法现状及司法实践第21-23页
        一、地方高院的指导意见第21-22页
        二、《外商投资解释(一)》第22页
        三、《公司法解释(三)》第22-23页
    第二节 境外对隐名出资的立法现状及司法实践第23-25页
        一、英美法系第23-24页
        二、大陆法系第24-25页
    第三节 总结分析国内外立法现状及司法实践第25-26页
第三章 隐名出资中的主要纠纷—以最高法院裁判为例第26-34页
    第一节 案例一:王云诉珠峰公司股东资格确认纠纷案第26-28页
        一、案情概况第26-27页
        二、争议焦点——实际出资人的股东资格认定第27-28页
        三、案例评析第28页
    第二节 案例二:陈卯与轻工联社出资权益确认纠纷案第28-30页
        一、案情概况第28-29页
        二、争论焦点——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约定的股权性质第29页
        三、案例评析第29-30页
    第三节 案例三:中行南郊支行与华冠公司执行异议案第30-31页
        一、案情概况第30-31页
        二、争论焦点——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债权人的股权归属第31页
        三、案例评析第31页
    第四节 总结分析案例所涉问题第31-32页
    第五节 对问题的解决思路——区分股东资格与股权第32-34页
第四章 实际出资人的股东资格认定第34-43页
    第一节 股东资格认定的概况第34-35页
        一、股东资格概念之厘清第34页
        二、股东资格认定之意义第34页
        三、股东资格认定之证据第34-35页
    第二节 实际出资人股东资格认定的既有标准第35-37页
        一、肯定说——实质要件说第35页
        二、否定说——形式要件说第35-36页
        三、折中说——区别对待说第36页
        四、对既有学说的评析第36-37页
    第三节 实际出资人股东资格认定的指导原则第37-39页
        一、效益至上原则第37页
        二、利益平衡原则第37-38页
        三、公司维持原则第38-39页
    第四节 实际出资人股东资格认定的路径——意思表示说第39-41页
        一、对公司发出成为股东的意思表示第39-40页
        二、其他股东发出同意的意思表示第40页
        三、对上述案例一的再诠释第40-41页
    第五节 实际出资人股东资格认定的程序第41-43页
        一、确认之诉的主体资格第41-42页
        二、确认之诉的证据采信第42页
        三、公司与此相关的责任第42-43页
第五章 隐名出资中的股权归属第43-49页
    第一节 股权的定义与内容第43页
        一、股权的定义第43页
        二、股权的内容第43页
    第二节 隐名出资中股权归属的路径——合同内外有别第43-44页
    第三节 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第44-45页
        一、合同约定股权归属之探析第44-45页
        二、对上述案例二的再诠释第45页
    第四节 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的股权受让人第45-47页
        一、适用善意取得之价值分析第45-46页
        二、善意取得原则的具体适用第46-47页
    第五节 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的债权人第47-49页
        一、执行异议提出之可行性第47页
        二、对上述案例三的再诠释第47-49页
结语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3-54页
后记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夫妻一方转股适用善意取得及“善意”认定标准研究
下一篇:损失补偿原则下的保险竞合及赔付规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