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插图索引 | 第9-10页 |
附表索引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生产性服务业概念的界定 | 第13-14页 |
·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互动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小结 | 第16-17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第17-19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页 |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7-19页 |
第2章 产业链接和集聚的理论分析 | 第19-27页 |
·马歇尔的集聚经济理论 | 第19-21页 |
·波特的价值链和产业集聚理论 | 第21-23页 |
·上下游产业集聚的理论 | 第23-27页 |
第3章 我国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现状描述 | 第27-38页 |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分析 | 第27-33页 |
·总体规模不足,行业发展不均衡 | 第27-28页 |
·就业人数存在行业和地区差异 | 第28-32页 |
·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的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地区和行业差异分析 | 第32-33页 |
·制造业发展现状描述 | 第33-35页 |
·制造业总体发展随时间变化的分析 | 第33-34页 |
·制造业就业人数比例分析 | 第34-35页 |
·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关系分析 | 第35-37页 |
·直接消费系数 | 第35-36页 |
·完全消耗系数 | 第36-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的实证分析 | 第38-46页 |
·计量模型的推导、实施策略和数据的说明 | 第38-41页 |
·计量模型的设定 | 第38-39页 |
·数据的说明 | 第39-41页 |
·空间计量联立方程模型的估计和回归结果分析 | 第41-45页 |
·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关系分析 | 第41-44页 |
·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的稳定性:各年度截面分析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政策建议 | 第46-48页 |
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