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1 前言 | 第11-1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5-32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5-16页 |
2.1.1 研究对象 | 第15页 |
2.1.2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 | 第15页 |
2.1.3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 | 第15-16页 |
2.2 实验试剂 | 第16-18页 |
2.2.1 细菌涂片及培养相关试剂、耗材 | 第16页 |
2.2.2 Real-timePCR试剂及耗材 | 第16页 |
2.2.3 Westernblot试剂和耗材 | 第16-17页 |
2.2.4 HE染色、免疫组化试剂和耗材 | 第17-18页 |
2.3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18-19页 |
2.4 主要试剂配制 | 第19-22页 |
2.4.1 不同培养基的配制 | 第19页 |
2.4.2 科氏改良法(Kopeloffmodification)革兰染色液 | 第19-20页 |
2.4.3 WesternBlot试剂配制 | 第20-22页 |
2.4.4 免疫组化试剂配制 | 第22页 |
2.5 实验方法 | 第22-32页 |
2.5.1 直接涂片镜检和菌群分析 | 第22页 |
2.5.2 细菌培养及鉴定 | 第22-23页 |
2.5.3 细菌Real-timePCR荧光定量分析: | 第23-24页 |
2.5.4 血红蛋白、白蛋白、血沉、C反应蛋白测定 | 第24页 |
2.5.5 疾病临床 Mayo 评分、Baron 分级及结肠组织病理学分析 | 第24-26页 |
2.5.6 结肠组织形态学观察(HE染色法) | 第26-27页 |
2.5.7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肠IL-17、IL-23的表达 | 第27-28页 |
2.5.8 Westernblot法检测结肠IL-17、IL-23的表达 | 第28-32页 |
3 统计学处理 | 第32-33页 |
4 实验结果 | 第33-43页 |
4.1 直接涂片镜检和菌群分析结果 | 第33页 |
4.2 细菌培养鉴定结果 | 第33-36页 |
4.3 细菌 Real-Time PCR 荧光定量分析结果 | 第36-38页 |
4.4 血红蛋白、白蛋白、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测定结果 | 第38-39页 |
4.5 疾病临床活动度及组织病理积分 | 第39-40页 |
4.6 结肠IL-17、IL-23的表达及其与病理组织学、肠道菌群的关系 | 第40-43页 |
4.6.1 IL-17、IL-23蛋白表达与定位 | 第40-41页 |
4.6.2 IL-17、IL-23表达与Baron分级及病理组织学积分的相关性 | 第41-42页 |
4.6.3 IL-17、IL-23表达与大肠杆菌、肠球菌、拟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荧光定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42-43页 |
5 讨论 | 第43-46页 |
6 结论 | 第46-47页 |
7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综述 | 第52-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