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9-11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1-14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4-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5-17页 |
1.4.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第2章 普惠金融发展理论依据 | 第17-21页 |
2.1 金融发展理论及普惠金融 | 第17-19页 |
2.1.1 金融抑制论及普惠金融 | 第17-18页 |
2.1.2 金融深化论及普惠金融 | 第18页 |
2.1.3 金融约束论及普惠金融 | 第18-19页 |
2.2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及普惠金融 | 第19-20页 |
2.3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及普惠金融 | 第20-21页 |
第3章 内蒙古农村牧区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 | 第21-31页 |
3.1 内蒙古农村牧区普惠金融发展状况 | 第21-29页 |
3.1.1 内蒙古农村牧区普惠金融市场结构及特点 | 第21-25页 |
3.1.2 内蒙古农村牧区普惠金融需求现状及特点 | 第25-28页 |
3.1.3 内蒙古农村牧区普惠金融环境情况 | 第28-29页 |
3.2 内蒙古农村牧区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29-31页 |
3.2.1 内蒙古农村牧区正规普惠金融服务供给总量不足 | 第29页 |
3.2.2 内蒙古农村牧区非正规金融发展面临障碍 | 第29-30页 |
3.2.3 内蒙古农村牧区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 第30-31页 |
第4章 内蒙古农村牧区金融的普惠程度的测评 | 第31-39页 |
4.1 内蒙古农村牧区金融普惠程度测评依据及说明 | 第31-33页 |
4.1.1 指标选取的依据 | 第31-32页 |
4.1.2 指标说明 | 第32-33页 |
4.2 内蒙古农村牧区金融普惠程度测算 | 第33-39页 |
4.2.1 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 第33-36页 |
4.2.2 测算内蒙古农村牧区普惠金融发展指数IFI分析结果 | 第36-39页 |
第5章 发展内蒙古农村牧区普惠金融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9-45页 |
5.1 Tobit模型介绍 | 第39页 |
5.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39-41页 |
5.3 构建模型 | 第41-42页 |
5.4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42-45页 |
5.4.1 实证结果 | 第42页 |
5.4.2 结果分析 | 第42-45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45-50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5页 |
6.2 对策建议 | 第45-50页 |
6.2.1 发展适合内蒙古农村牧区需求的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 | 第45-46页 |
6.2.2 增强内蒙古农村牧区普惠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 第46-47页 |
6.2.3 优化内蒙古农村牧区普惠金融的基础服务设施 | 第47页 |
6.2.4 充分发挥政府在内蒙古农村牧区普惠金融发展中的作用 | 第47-48页 |
6.2.5 合理推进农村牧区利率市场化改革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