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关于纺织品设计研究进展 | 第12页 |
1.2.2 关于儿童用织品设计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2.3 儿童对图案的识别与反应 | 第13页 |
1.2.4 关于差别化设计的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5 论文的新意 | 第14-15页 |
1.6 技术路线 | 第15页 |
1.7 本章小结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儿童的概述与儿童织品图案设计 | 第17-29页 |
2.1 儿童的相关概述 | 第17-19页 |
2.1.1 儿童的心理及生理特征分析 | 第17页 |
2.1.2 儿童视知觉分析 | 第17-18页 |
2.1.3 儿童对图形的认知特征 | 第18-19页 |
2.1.4 儿童对色彩认知特征 | 第19页 |
2.2 儿童用织品的概述 | 第19页 |
2.3 儿童用织品的历史发展 | 第19-20页 |
2.4 儿童用织品设计发展趋势及图案设计的常见主题类型 | 第20-22页 |
2.4.1 卡通人物类 | 第20-21页 |
2.4.2 日常生活类 | 第21页 |
2.4.3 科幻题材类 | 第21-22页 |
2.5 儿童用织品设计色彩和图案题材的调研分析 | 第22-24页 |
2.6 儿童用织品图案设计风格分类 | 第24-27页 |
2.6.1 田园风格 | 第25-26页 |
2.6.2 地中海风格 | 第26页 |
2.6.3 简约时尚风格 | 第26-27页 |
2.6.4 中式风格 | 第27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儿童用织品图案设计中的差别化设计 | 第29-41页 |
3.1 图案设计过程中的面料选择 | 第29-32页 |
3.1.1 选择标准 | 第29-30页 |
3.1.2 面料特征 | 第30-31页 |
3.1.3 个性化彩织面料在儿童织品中的创新应用 | 第31-32页 |
3.2 差别化设计原则 | 第32-35页 |
3.2.1 元素童趣化原则 | 第32-33页 |
3.2.2 整体性原则 | 第33-35页 |
3.2.3 情感化原则 | 第35页 |
3.3 设计方法 | 第35-36页 |
3.3.1 直接引用法 | 第35-36页 |
3.3.2 概括提炼法 | 第36页 |
3.3.3 元素重组法 | 第36页 |
3.4 图案构成设计 | 第36-37页 |
3.4.1 图案单元构成设计 | 第36-37页 |
3.4.2 图案连续构成设计 | 第37页 |
3.5 图案设计的工艺技法分析 | 第37-39页 |
3.5.1 印花 | 第37页 |
3.5.2 编织 | 第37页 |
3.5.3 立体装饰 | 第37-38页 |
3.5.4 拼布绗缝 | 第38-3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四章 差别化儿童家用纺织品设计的实践性探索—以传统年画娃娃为例设计 | 第41-53页 |
4.1 传统中式儿童家用纺织品图案设计方法探索 | 第41-45页 |
4.1.1 传统中式图案题材的类型 | 第41-42页 |
4.1.2 儿童用纺织品图案设计的注意要点 | 第42-43页 |
4.1.3 中式家纺风格形态与意境相结合 | 第43-44页 |
4.1.4 现代文化元素和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 | 第44-45页 |
4.1.5 实用功能性和装饰趣味性相结合 | 第45页 |
4.2 家用纺织品图案设计过程与儿童年龄定位 | 第45-48页 |
4.2.1 家用纺织品图案设计过程 | 第45-46页 |
4.2.2 儿童年龄定位 | 第46页 |
4.2.3 产品配套设计 | 第46-48页 |
4.3 儿童用织品设计色彩的选择与应用 | 第48页 |
4.4 差别化儿童纺织品设计方案 | 第48-50页 |
4.4.1 家用纺织品设计主题的确定 | 第48页 |
4.4.2 年画娃娃图案绘制过程 | 第48-49页 |
4.4.3 年画娃娃创意图案的整体配套设计 | 第49-50页 |
4.5 年画娃娃创意家纺图案设计分析与实际应用展示 | 第50-53页 |
4.5.1 设计分析 | 第50页 |
4.5.2 图案实际应用展示 | 第50-51页 |
4.5.3 设计新意 | 第51-53页 |
第五章 结论、不足和展望 | 第53-55页 |
5.1 结论 | 第53页 |
5.2 不足和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附录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