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无机化学论文--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第Ⅰ族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铜副族(IB族金属元素)论文--铜Cu论文

铜剧烈塑性变形微观缺陷演化机理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2页
    1.1 纳米块体材料的介绍第7页
    1.2 纳米材料的制备第7-8页
    1.3 纳米科技的应用第8-9页
    1.4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第9-10页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第10-12页
第二章 计算模型的建立与模拟中出现的晶体缺陷第12-27页
    2.1 引言第12-13页
    2.2 计算模型第13-14页
        2.2.1 计算模型的建立第13-14页
        2.2.2 计算模型的初始条件和加载方式第14页
    2.3 模拟中观察到的一维晶体缺陷第14-21页
        2.3.1 位错增殖第16-18页
        2.3.2 位错塞积第18-20页
        2.3.3 扩展位错第20-21页
    2.4 模拟中观察到的二维晶体缺陷第21-22页
    2.5 模拟中观察到的三维晶体缺陷第22-23页
    2.6 位错的相关参数第23-25页
        2.6.1 层错能第23-24页
        2.6.2 扩展位错的宽度第24-25页
    2.7 本章小结第25-27页
第三章 拉伸和压缩阶段的塑性变形机理第27-38页
    3.1 引言第27页
    3.2 拉伸和压缩阶段微结构的变化过程第27-33页
        3.2.1 拉伸时模型微结构的变化过程第28-31页
        3.2.2 压缩时模型微结构的变化过程第31-33页
    3.3 拉伸和压缩过程中的微结构第33-35页
        3.3.1 晶粒的转动第33-34页
        3.3.2 孪晶第34-35页
    3.4 位错比例随对数应变的变化曲线第35-37页
    3.5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材料的宏观性能与微结构的关系第38-43页
    4.1 引言第38页
    4.2 应力--对数应变曲线第38-40页
        4.2.1 金属铜的应力--对数应变曲线第38-39页
        4.2.2 相同模拟尺寸下Cu和Ni应力--对数应变曲线的比较第39-40页
    4.3 位错密度第40-42页
        4.3.1 相同模拟尺寸下Cu和Ni位错密度的比较第40-41页
        4.3.2 位错密度与应力的关系第41-42页
    4.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结论与展望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致谢第47-48页
个人简历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g/多孔SiO2/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下一篇:氧化物材料ZnO和BiCuSeO的制备及热电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