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农村商业银行支持农民贷款的探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农户贷款研究理论基础及其发展历程 | 第14-17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4-15页 |
2.1.1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 第14页 |
2.1.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 第14-15页 |
2.1.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 第15页 |
2.2 农村信贷发展历程及其制约性因素 | 第15-17页 |
2.2.1 发展历程 | 第15-16页 |
2.2.2 制约性因素 | 第16-17页 |
第三章 泰山农村商业银行农户贷款发展的状况 | 第17-23页 |
3.1 泰山农村商业银行农户贷款整体情况 | 第17页 |
3.1.1 农村金融以及农户贷款的基本状况 | 第17页 |
3.1.2 农户贷款支持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实例 | 第17页 |
3.2 泰山农村商业银行农户贷款情况调查 | 第17-20页 |
3.2.1 农户小额贷款 | 第18页 |
3.2.2 农户农机具贷款 | 第18页 |
3.2.3 家庭农场贷款 | 第18-19页 |
3.2.4 惠农贷、扶贫贷 | 第19页 |
3.2.5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 | 第19-20页 |
3.2.6 农民住房财产权、林权抵押贷款 | 第20页 |
3.3 当前农村商业银行农户贷款存在的问题 | 第20-23页 |
3.3.1 农户贷款的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 第20页 |
3.3.2 农户贷款的种类、期限结构有待创新 | 第20页 |
3.3.3 农户贷款用途缺乏有效监督 | 第20-21页 |
3.3.4 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贷款风险 | 第21-23页 |
第四章 泰山农村商业银行农户贷款的SW0T分析 | 第23-27页 |
4.1 泰山农村商业银行农户贷款业务优势分析 | 第23页 |
4.1.1 实力雄厚 | 第23页 |
4.1.2 专业性支农银行 | 第23页 |
4.1.3 农户贷款门槛低 | 第23页 |
4.2 泰山农村商业银行农户贷款业务劣势分析 | 第23-24页 |
4.2.1 成本收益率低 | 第23-24页 |
4.2.2 产品种类有待丰富 | 第24页 |
4.2.3 营销劣势 | 第24页 |
4.3 外部机会 | 第24-25页 |
4.3.1 流动性宽裕 | 第24页 |
4.3.2 农业急需要资金支持 | 第24-25页 |
4.4 外部威胁 | 第25-27页 |
4.4.1 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差 | 第25页 |
4.4.2 农业贷款风险难预测 | 第25-26页 |
4.4.3 农村保险业务发展滞后 | 第26-27页 |
第五章 推动农村商业银行农户贷款发展措施分析 | 第27-33页 |
5.1 发挥政府作用,创建良好宏观环境 | 第27-28页 |
5.1.1 坚持农村商业银行信贷市场化运作 | 第27页 |
5.1.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第27-28页 |
5.1.3 构建农村信贷机构监管框架 | 第28页 |
5.2 转变农商银行的农户贷款经营理念 | 第28-30页 |
5.2.1 加强贷款准入管理 | 第28页 |
5.2.2 构建完善的风险预警体系 | 第28-29页 |
5.2.3 强化贷后管理 | 第29页 |
5.2.4 加大违规处罚力度 | 第29页 |
5.2.5 有针对性地实施重点客户服务 | 第29-30页 |
5.3 创新贷款品种与贷款结构 | 第30-31页 |
5.3.1 创新贷款品种 | 第30页 |
5.3.2 合理设定贷款额度 | 第30页 |
5.3.3 合理设置贷款期限 | 第30-31页 |
5.3.4 创新抵押担保方式 | 第31页 |
5.4 净化农村信贷环境 | 第31-33页 |
5.4.1 积极引导和规范民间借贷活动 | 第31-32页 |
5.4.2 解决农村金融抵押机制缺失的问题 | 第32-3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