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洞双层暗挖隧道衬砌结构力学特性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单洞双层隧道现状研究 | 第12-14页 |
1.2.2 复合式衬砌受力现状研究 | 第14-16页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单洞双层道路隧道新奥法建造方法分析 | 第20-27页 |
2.1 概述 | 第20页 |
2.2 新奥法相关理论 | 第20-24页 |
2.2.1 新奥法基本原理 | 第21页 |
2.2.2 光面爆破 | 第21-22页 |
2.2.3 初期支护 | 第22-23页 |
2.2.4 二次衬砌 | 第23页 |
2.2.5 监控量测 | 第23-24页 |
2.3 新奥法计算方法 | 第24-25页 |
2.3.1 隧道计算方法概述 | 第24-25页 |
2.3.2 有限单元法基本原理 | 第25页 |
2.4 单洞双层道路隧道建造方法 | 第25-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双层隧道开挖断面形式优选 | 第27-49页 |
3.1 两车道双层隧道典型断面比选 | 第29-35页 |
3.1.1 典型断面设计 | 第29-30页 |
3.1.2 计算模型 | 第30页 |
3.1.3 典型断面比选 | 第30-35页 |
3.2 三车道双层隧道典型断面比选 | 第35-41页 |
3.2.1 典型断面设计 | 第35-36页 |
3.2.2 计算模型 | 第36-37页 |
3.2.3 典型断面比选 | 第37-41页 |
3.3 四车道双层隧道典型断面比选 | 第41-48页 |
3.3.1 典型断面设计 | 第41-42页 |
3.3.2 计算模型 | 第42-43页 |
3.3.3 典型断面比选 | 第43-4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双层隧道衬砌设计力学研究 | 第49-74页 |
4.1 双层隧道衬砌力学特性研究 | 第49-55页 |
4.1.1 计算模型 | 第49-50页 |
4.1.2 喷射混凝土与二次衬砌力学特性分析 | 第50-55页 |
4.2 衬砌参数对衬砌结构力学特性的影响分析 | 第55-73页 |
4.2.1 计算模型 | 第56-57页 |
4.2.2 衬砌参数力学特性 | 第57-7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五章 双层隧道中隔板设计力学研究 | 第74-85页 |
5.1 中隔板对双层隧道衬砌受力影响 | 第74-79页 |
5.1.1 计算模型 | 第74-75页 |
5.1.2 结果分析 | 第75-79页 |
5.2 中隔板优化设计分析 | 第79-84页 |
5.2.1 中隔板受力分析 | 第79页 |
5.2.2 中隔板断面形式优选 | 第79-8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六章 工程案例 | 第85-100页 |
6.1 背景工程 | 第85-90页 |
6.1.1 工程概况 | 第85页 |
6.1.2 气象、水文 | 第85页 |
6.1.3 围岩地质 | 第85-86页 |
6.1.4 暗挖主线隧道设计方案 | 第86-89页 |
6.1.5 本文研究对所选工程的适用性讨论 | 第89-90页 |
6.2 有限元模拟 | 第90-99页 |
6.2.1 计算模型 | 第90-91页 |
6.2.2 施工过程模拟 | 第91-93页 |
6.2.3 S5b型衬砌结构验算 | 第93-96页 |
6.2.4 S4b型衬砌结构验算 | 第96-99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0-102页 |
7.1 总结 | 第100-101页 |
7.2 展望 | 第101-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