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国外透水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透水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1.3.2 创新点 | 第17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第二章 透水混凝土的材料及基本性能 | 第19-29页 |
2.1 试验材料及其性能 | 第19-21页 |
2.1.1 水泥 | 第19页 |
2.1.2 粗集料 | 第19-20页 |
2.1.3 水 | 第20页 |
2.1.4 碳纤维 | 第20页 |
2.1.5 粉煤灰 | 第20-21页 |
2.1.6 减水剂 | 第21页 |
2.2 透水混凝土的制备 | 第21-24页 |
2.2.1 制备原理 | 第21-22页 |
2.2.2 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 第22-24页 |
2.3 性能测试方法 | 第24-27页 |
2.3.1 试件抗压强度 | 第24-25页 |
2.3.2 试件抗折强度 | 第25-26页 |
2.3.3 孔隙率 | 第26-27页 |
2.3.4 透水系数 | 第27页 |
2.4 透水混凝土的增强原理 | 第27-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碳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 第29-55页 |
3.1 试验配合比设计 | 第29-31页 |
3.1.1 配合比设计原则 | 第29页 |
3.1.2 配合比设计参数 | 第29-31页 |
3.1.3 配合比设计方法 | 第31页 |
3.2 体积法 | 第31-36页 |
3.2.1 透水混凝材料的特殊性 | 第31-32页 |
3.2.2 体积法配合比设计实例 | 第32-36页 |
3.3 目标孔隙率与有效孔隙率之间的比较研究 | 第36-37页 |
3.4 混凝土强度试验研究 | 第37-52页 |
3.4.1 水灰比对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第37-40页 |
3.4.2 碳纤维体积率对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第40-43页 |
3.4.3 孔隙率对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第43-45页 |
3.4.4 水灰比对透水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 | 第45-48页 |
3.4.5 碳纤维体积率对透水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 | 第48-51页 |
3.4.6 孔隙率对透水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 | 第51-52页 |
3.5 透水混凝土压折强度的关系 | 第52-5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碳纤维混凝土透水性能研究 | 第55-74页 |
4.1 试验原理 | 第55-57页 |
4.1.1 透水系数测试方法 | 第55-56页 |
4.1.2 试验主要步骤 | 第56-57页 |
4.1.3 透水混凝土密封性检测方法 | 第57页 |
4.2 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数计算实例 | 第57页 |
4.3 试验影响的外界因素 | 第57-59页 |
4.3.1 仪器对透水系数的影响 | 第58页 |
4.3.2 试件对透水系数的影响 | 第58页 |
4.3.3 水对透水系数的影响 | 第58-59页 |
4.4 混凝土透水性能试验研究 | 第59-66页 |
4.4.1 水灰比对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数的影响 | 第59-62页 |
4.4.2 碳纤维体积率对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数的影响 | 第62-65页 |
4.4.3 孔隙率对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数的影响 | 第65-66页 |
4.5 抗压、抗折强度与透水性能间的关系 | 第66-67页 |
4.6 双因素试验的方差分析 | 第67-72页 |
4.6.1 试验概况 | 第67-68页 |
4.6.2 双因素方差分析 | 第68页 |
4.6.3 计算平均值 | 第68-69页 |
4.6.4 计算离差平方和 | 第69-70页 |
4.6.5 计算自由度 | 第70-71页 |
4.6.6 计算方差 | 第71页 |
4.6.7 方差检验 | 第71页 |
4.6.8 计算F值临界值 | 第71-72页 |
4.6.9 计算各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 第72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五章 碳纤维混凝土透水盖板的应用研究 | 第74-82页 |
5.1 透水盖板的几何设计 | 第74-75页 |
5.1.1 透水盖板设计的总体要求 | 第74页 |
5.1.2 透水盖板的应用领域 | 第74-75页 |
5.2 透水盖板的承载力设计 | 第75-76页 |
5.3 透水盖板的透水能力设计 | 第76-78页 |
5.3.1 透水能力设计原则 | 第76-77页 |
5.3.2 透水能力设计的方法 | 第77-78页 |
5.4 透水盖板中的堵塞问题 | 第78-79页 |
5.4.1 透水盖板的堵塞原因 | 第78页 |
5.4.2 预防透水盖板堵塞的方法 | 第78-79页 |
5.5 透水盖板的管理与维护 | 第79页 |
5.5.1 透水盖板的管理 | 第79页 |
5.5.2 透水盖板的维护 | 第79页 |
5.6 混凝土透水盖板设计示例 | 第79-81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82-84页 |
1 主要结论 | 第82-83页 |
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