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理论论文--信号处理论文

同口径宽频段数字发射多波束形成方法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主要缩略词对照表第13-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6页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第15-16页
    1.2 论文主要内容的研究历史与现状第16-24页
        1.2.1 稀布阵列优化研究历史与现状第16-18页
        1.2.2 宽频段接收/发射结构研究历史与现状第18-21页
        1.2.3 自适应多波束形成算法的研究历史与现状第21-23页
        1.2.4 同口径数字发射多波束形成算法的研究历史与现状第23-24页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第24-26页
第二章 基于二次优化的圆形阵列稀布及方向图优化第26-38页
    2.1 引言第26页
    2.2 遗传算法基本理论第26-28页
        2.2.1 遗传算法的理论与应用第26-27页
        2.2.2 阵列方向图优化与遗传算法第27页
        2.2.3 遗传算法标准流程第27-28页
    2.3 二阶锥规划的基本原理第28-29页
    2.4 基于二次优化的圆阵稀布及方向图优化算法第29-34页
        2.4.1 信号模型第29-31页
        2.4.2 基于新型选择算子的改进型遗传算法第31-33页
        2.4.3 基于迭代的二次优化算法第33-34页
    2.5 仿真实验与结论第34-37页
    2.6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基于Nyquist折叠结构的宽频段多通道接收/发射结构及发射波束形成方法第38-63页
    3.1 引言第38页
    3.2 Nyquist折叠接收/发射的基本原理第38-40页
    3.3 基于SFM调制LO的多通道Nyquist折叠接收/发射结构第40-55页
        3.3.1 系统结构与信号流程第41-45页
        3.3.2 基于同步LO的NZ标号估计算法第45-48页
        3.3.3 基于SFM调制LO的Nyquist折叠接收/发射结构的波束形成方法第48-49页
        3.3.4 仿真实验与结论第49-55页
    3.4 基于周期LFM调制LO的多通道Nyquist折叠接收/发射结构第55-62页
        3.4.1 信号流程第55-56页
        3.4.2 基于去斜函数(DF)的NZ标号估计算法第56-58页
        3.4.3 基于周期LFM调制LO的Nyquist折叠接收/发射结构的波束形成方法第58-59页
        3.4.4 仿真实验与结论第59-62页
    3.5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四章 基于协方差矩阵重构的鲁棒自适应多波束形成算法第63-84页
    4.1 引言第63-64页
    4.2 传统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及其鲁棒性分析第64-70页
        4.2.1 基于对角加载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第64-65页
        4.2.2 基于特征子空间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第65-66页
        4.2.3 基于导向矢量不确定集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第66-70页
    4.3 基于协方差矩阵重构的鲁棒自适应多波束形成算法第70-83页
        4.3.1 自适应多波束形成数学模型第70-72页
        4.3.2 基于对角加载和相关向量子空间算法的协方差矩阵重构第72-77页
        4.3.3 导向矢量存在误差下的鲁棒自适应多波束形成算法第77-78页
        4.3.4 算法步骤第78页
        4.3.5 仿真实验与结论第78-83页
    4.4 本章小结第83-84页
第五章 基于二阶锥规划的发射多波束形成算法第84-96页
    5.1 引言第84页
    5.2 频率聚焦的基本原理第84-88页
        5.2.1 基于频率聚焦的宽带波束形成原理第84-85页
        5.2.2 聚焦矩阵的确定方法第85-87页
        5.2.3 最佳聚焦频率的确定方法第87-88页
    5.3 基于二阶锥规划的发射多波束形成方法第88-91页
        5.3.1 基于二阶锥规划的窄带多波束形成算法第89-90页
        5.3.2 联合频率聚焦与二阶锥规划的宽带多波束形成算法第90-91页
    5.4 仿真实验与结论第91-95页
    5.5 本章小结第95-96页
第六章 引入距离维参量的发射多波束形成算法第96-114页
    6.1 引言第96页
    6.2 数字相控阵与频控阵的基本原理第96-102页
        6.2.1 数字相控阵发射阵列结构及方向图第96-98页
        6.2.2 频控阵发射阵列结构及方向图第98-102页
    6.3 传统数字相控阵发射模式改进方法第102-106页
    6.4 权值幅度动态与波束时不变特性联合优化算法第106-109页
        6.4.1 基于2-范数的发射波束时不变特性约束第106-108页
        6.4.2 权值幅度动态与时不变特性的联合优化算法第108-109页
    6.5 仿真实验与结论第109-113页
    6.6 本章小结第113-114页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114-117页
    7.1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贡献第114-116页
    7.2 后续工作展望第116-117页
致谢第117-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3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130页

论文共1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相位干涉仪的高效定位算法研究
下一篇:目标的瞬态电磁散射分析及超宽带天线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