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7页 |
1.1 前言 | 第12-13页 |
1.2 多孔钛的特性及用途 | 第13-19页 |
1.2.1 多孔钛的特性 | 第13-16页 |
1.2.2 多孔钛的应用 | 第16-19页 |
1.3 国内外多孔钛的制备方法及存在问题 | 第19-25页 |
1.3.1 多孔钛的制备方法 | 第19-24页 |
1.3.2 多孔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4-25页 |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25-27页 |
1.4.1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25页 |
1.4.2 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25-27页 |
第2章 实验原理和设备 | 第27-37页 |
2.1 实验的基本工艺路线 | 第27-28页 |
2.2 实验原料及工艺参数的选取 | 第28-33页 |
2.2.1 实验原料的选取 | 第28-30页 |
2.2.2 工艺参数的选取 | 第30-33页 |
2.3 多孔钛的分析、检测方法 | 第33-37页 |
2.3.1 密度测量 | 第34页 |
2.3.2 孔隙率的计算 | 第34-35页 |
2.3.3 组织、成分和结构检测 | 第35页 |
2.3.4 烧结线收缩率 | 第35页 |
2.3.5 力学性能检测 | 第35-37页 |
第3章 多孔钛制备工艺过程及优化 | 第37-61页 |
3.1 多孔钛制备工艺的初步探索 | 第37-40页 |
3.2 混料工艺选择 | 第40页 |
3.3 样品的压制过程研究 | 第40-50页 |
3.3.1 原料的微观分析及粒度分布 | 第41-42页 |
3.3.2 预制坯成型性探究 | 第42-49页 |
3.3.3 预制坯内部的微观分析 | 第49-50页 |
3.4 镁真空蒸馏 | 第50-54页 |
3.4.1 真空蒸馏回收镁理论 | 第50-51页 |
3.4.2 蒸馏温度和时间对预制坯中镁的残余量及物相的影响 | 第51-54页 |
3.5 烧结工艺对多孔钛结构的影响 | 第54-59页 |
3.5.1 烧结机理 | 第54-56页 |
3.5.2 烧结工艺的选择 | 第56-58页 |
3.5.3 烧结气氛对样品的物相影响 | 第58-5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4章 工艺参数对多孔钛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1-91页 |
4.1 烧结工艺对多孔钛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1-72页 |
4.1.1 烧结温度对多孔钛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1-67页 |
4.1.2 烧结时间对多孔钛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7-71页 |
4.1.3 烧结气氛对多孔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71-72页 |
4.2 造孔剂对多孔钛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72-87页 |
4.2.1 镁粉对多孔钛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72-78页 |
4.2.2 镁颗粒对多孔钛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78-87页 |
4.3 成型压力对多孔钛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87-8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9-91页 |
第5章 结论 | 第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