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执行在软件安全领域中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1.3 研究内容与贡献 | 第17-18页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8-19页 |
2 预备知识 | 第19-30页 |
2.1 程序分析 | 第19-20页 |
2.2 静态符号执行 | 第20-22页 |
2.3 动态符号执行 | 第22-25页 |
2.4 选择性符号执行 | 第25-26页 |
2.5 符号执行引擎对比 | 第26-27页 |
2.6 控制流平展化 | 第27-28页 |
2.7 不透明谓词混淆 | 第28页 |
2.8 不可达路径分析 | 第28-30页 |
3 基于动态符号执行的控制流平展化反混淆算法 | 第30-42页 |
3.1 控制流平展化示例 | 第30-32页 |
3.2 控制流平展化反混淆算法描述 | 第32-37页 |
3.3 实验与分析 | 第37-41页 |
3.4 本章总结 | 第41-42页 |
4 基于动态符号执行的不透明谓词反混淆算法 | 第42-52页 |
4.1 不透明谓词混淆示例 | 第42-45页 |
4.2 不透明谓词反混淆算法描述 | 第45-48页 |
4.3 实验与分析 | 第48-51页 |
4.4 本章总结 | 第51-52页 |
5 结合模糊测试和符号执行的自动化漏洞挖掘系统 | 第52-59页 |
5.1 模糊测试的优劣 | 第52-53页 |
5.2 符号执行的优劣 | 第53-54页 |
5.3 自动化漏洞挖掘系统实现 | 第54-56页 |
5.4 实验与分析 | 第56-58页 |
5.5 本章总结 | 第58-59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59-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