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引言 | 第11-23页 |
1.1 赤泥概述 | 第11-13页 |
1.1.1 赤泥基本性质 | 第11-12页 |
1.1.2 可用性分析 | 第12-13页 |
1.2 赤泥在水环境修复领域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1 有毒非金属元素的去除 | 第13-14页 |
1.2.2 重金属离子的去除 | 第14-15页 |
1.2.3 有机废物的去除 | 第15页 |
1.3 高铁酸盐概述 | 第15-17页 |
1.4 高铁酸盐处理有机废水研究现状 | 第17-22页 |
1.4.1 含藻类、细菌废水 | 第17-18页 |
1.4.2 含烃类衍生物废水 | 第18-19页 |
1.4.3 含药品、农药、染料废水 | 第19-21页 |
1.4.4 其他 | 第21-22页 |
1.5 论文研究意义与内容 | 第22-23页 |
1.5.1 研究意义 | 第22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2 实验部分 | 第23-31页 |
2.1 主要实验原料 | 第23-24页 |
2.2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4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4-27页 |
2.3.1 焙烧改性赤泥的制备 | 第24-25页 |
2.3.2 酸溶碱沉改性赤泥的制备 | 第25-26页 |
2.3.3 高铁酸盐的制备 | 第26-27页 |
2.3.4 复合水处理剂的制备 | 第27页 |
2.4 样品表征 | 第27-28页 |
2.4.1 X射线荧光光谱(XRF) | 第27页 |
2.4.2 氮吸附(N2-sorpotion) | 第27页 |
2.4.3 粒度分析 | 第27页 |
2.4.4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第27-28页 |
2.4.5 综合热分析(TG-DSC) | 第28页 |
2.4.6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第28页 |
2.4.7 扫描电镜(SEM) | 第28页 |
2.5 染料去除性能评价 | 第28-29页 |
2.6 吸附等温线 | 第29-31页 |
3 焙烧改性赤泥的制备及其染料吸附性能 | 第31-41页 |
3.1 焙烧温度对赤泥理化性能及染料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31-36页 |
3.1.1 XRF分析 | 第31页 |
3.1.2 粒度分析 | 第31-32页 |
3.1.3 氮吸附分析 | 第32页 |
3.1.4 TG-DSC分析 | 第32-34页 |
3.1.5 XRD分析 | 第34页 |
3.1.6 FT-IR分析 | 第34-35页 |
3.1.7 SEM分析 | 第35-36页 |
3.1.8 染料吸附性能 | 第36页 |
3.2 焙烧时间对赤泥理化性能及染料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36-38页 |
3.2.1 氮吸附分析 | 第36-37页 |
3.2.2 SEM分析 | 第37-38页 |
3.2.3 染料吸附性能 | 第38页 |
3.3 吸附等温线 | 第38-39页 |
3.4 小结 | 第39-41页 |
4 酸溶碱沉改性赤泥的制备及其染料吸附性能 | 第41-51页 |
4.1 氨水添加方式对赤泥理化性质及染料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41-45页 |
4.1.1 粒度分析 | 第41页 |
4.1.2 氮吸附分析 | 第41-42页 |
4.1.3 TG-DSC分析 | 第42-43页 |
4.1.4 XRD分析 | 第43页 |
4.1.5 SEM分析 | 第43-44页 |
4.1.6 染料吸附性能 | 第44-45页 |
4.2 氨水浓度对赤泥理化性质及染料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45-48页 |
4.2.1 XRF分析 | 第45页 |
4.2.2 粒度分析 | 第45页 |
4.2.3 氮吸附分析 | 第45-46页 |
4.2.4 FT-IR分析 | 第46-47页 |
4.2.5 SEM分析 | 第47页 |
4.2.6 染料吸附性能 | 第47-48页 |
4.3 吸附等温线 | 第48页 |
4.4 小结 | 第48-51页 |
5 高铁酸盐的制备及其染料降解性能 | 第51-62页 |
5.1 影响高铁酸盐产率的因素 | 第51-55页 |
5.1.1 铁源的影响 | 第51页 |
5.1.2 添加碱量的影响 | 第51-52页 |
5.1.3 有效氯(Cl_2)浓度的影响 | 第52-53页 |
5.1.4 Fe/(Cl_2)质量比的影响 | 第53页 |
5.1.5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53-54页 |
5.1.6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54-55页 |
5.2 样品表征 | 第55-56页 |
5.2.1 FT-IR分析 | 第55页 |
5.2.2 XRD分析 | 第55-56页 |
5.2.3 SEM分析 | 第56页 |
5.3 影响染料去除效果的因素 | 第56-59页 |
5.3.1 pH值的影响 | 第57页 |
5.3.2 Fe(Ⅵ)剂量的影响 | 第57-58页 |
5.3.3 初始MB浓度的影响 | 第58-59页 |
5.3.4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59页 |
5.4 小结 | 第59-62页 |
6 复合水处理剂的制备及其水处理性能 | 第62-68页 |
6.1 影响赤泥负载高铁酸盐效果的因素 | 第62-64页 |
6.1.1 Fe(Ⅵ)浓度的影响 | 第62页 |
6.1.2 赤泥剂量的影响 | 第62-63页 |
6.1.3 浸渍温度的影响 | 第63-64页 |
6.1.4 浸渍时间的影响 | 第64页 |
6.2 表征与水处理性能评价 | 第64-66页 |
6.2.1 FT-IR分析 | 第64-65页 |
6.2.2 SEM分析 | 第65-66页 |
6.2.3 水处理性能 | 第66页 |
6.3 小结 | 第66-68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68-69页 |
7.2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8页 |
作者简历 | 第78-80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