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S | 第5-7页 |
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引言 | 第11-16页 |
临床研究 | 第16-32页 |
1.临床资料的选择 | 第16-18页 |
1.1 病例选择 | 第16-17页 |
1.1.1 诊断标准 | 第16页 |
1.1.2 纳入标准 | 第16-17页 |
1.2 健康对照组的选择标准 | 第17页 |
1.2.1 纳入标准 | 第17页 |
1.2.2 排除标准 | 第17页 |
1.3 病例来源及分组情况 | 第17-18页 |
2.观察指标 | 第18-23页 |
2.1 实验室指标采集 | 第18-19页 |
2.2 物理检查指标 | 第19页 |
2.3 白介素-6和瘦素检测 | 第19-23页 |
2.4 中医证候的辨证积分 | 第23页 |
3.统计方法 | 第23-24页 |
4.结果 | 第24-32页 |
4.1 一般资料 | 第24-26页 |
4.2 CKD组和正常对照组年龄、性别比较 | 第26页 |
4.3 CKD不同分期与对照组之间瘦素及IL-6的比较 | 第26-27页 |
4.4 CKD不同分期与对照组之间Hb、ALB、BMI的比较 | 第27页 |
4.5 CKD患者不同分期白介素-6、Leptin与GFR的关系 | 第27-28页 |
4.6 CKD不同分期IL-6、Leptin与Hb、ALB的关系 | 第28-29页 |
4.7 CKD患者不同分期IL-6、Leptin与LVMI的关系 | 第29页 |
4.8 CKD实验组辨证分型与IL-6、Leptin的关系 | 第29-32页 |
讨论 | 第32-41页 |
结语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2页 |
综述 | 第52-71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1页 |
附录 | 第71-76页 |
后置部分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