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前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6页 |
1.1 农药使用及残留现状 | 第9-10页 |
1.1.1 农药的发展现状 | 第9页 |
1.1.2 农药的残留现状 | 第9-10页 |
1.2 粉唑醇简介 | 第10-12页 |
1.2.1 粉唑醇基本信息 | 第10-11页 |
1.2.2 理化性质 | 第11页 |
1.2.3 毒性 | 第11页 |
1.2.4 作用机理 | 第11-12页 |
1.2.5 残留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第12页 |
1.3 粉唑醇及其它三唑类杀菌剂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1.3.1 液相色谱法 | 第12-13页 |
1.3.2 气相色谱法 | 第13-14页 |
1.3.3 液相色谱质谱法 | 第14页 |
1.3.4 气相色谱质谱法 | 第14-15页 |
1.3.5 粉唑醇及其它三唑类农药的环境行为分析 | 第15页 |
1.3.6 粉唑醇文献综述小结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16-19页 |
2.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2.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6-17页 |
2.2.1 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2.2.2 研究意义 | 第17页 |
2.3 技术路线图 | 第17-19页 |
第三章 粉唑醇在烟草及土壤中的残留检测方法研究 | 第19-31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19-22页 |
3.1.1 药品和试剂 | 第19页 |
3.1.2 试验仪器设备 | 第19页 |
3.1.3 分析方法 | 第19-22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22-30页 |
3.2.1 液相色谱条件的选择 | 第22-23页 |
3.2.2 流动相的选择 | 第23页 |
3.2.3 柱温的选择 | 第23页 |
3.2.4 前处理条件的优化选择 | 第23-26页 |
3.2.5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6-28页 |
3.2.6 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 | 第28-30页 |
3.3 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25%粉唑醇悬浮剂在烟草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与消解动态研究 | 第31-43页 |
4.1 田间试验设计 | 第31-32页 |
4.2 气候条件、土壤类型 | 第32-33页 |
4.3 消解动态试验 | 第33-34页 |
4.3.1 土壤消解动态 | 第33页 |
4.3.2 烟草消解动态 | 第33-34页 |
4.4 最终残留试验 | 第34页 |
4.5 试验室样品制备与保存 | 第34页 |
4.6 样品提取与检测 | 第34-35页 |
4.7 结果与讨论 | 第35-41页 |
4.7.1 消解动态 | 第35-39页 |
4.7.2 最终残留 | 第39-41页 |
4.8 本章总结 | 第41-43页 |
4.8.1 粉唑醇在土壤和烟草的消解速率评价 | 第41-42页 |
4.8.2 合理使用建议 | 第42-43页 |
第五章 粉唑醇在土壤中的降解行为研究 | 第43-50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43-45页 |
5.1.1 供试药剂 | 第43页 |
5.1.2 仪器设备 | 第43页 |
5.1.3 试样土 | 第43页 |
5.1.4 土壤样品检测方法 | 第43-44页 |
5.1.5 土壤培养 | 第44-45页 |
5.2 结果与讨论 | 第45-48页 |
5.2.1 土壤含水率对粉唑醇降解的影响 | 第45-46页 |
5.2.2 土壤是否灭菌对粉唑醇降解的影响 | 第46页 |
5.2.3 不同pH值对粉唑醇降解的影响 | 第46-47页 |
5.2.4 同土壤对粉唑醇降解的影响 | 第47-48页 |
5.2.5 是否去除有机质对土壤中粉唑醇降解的影响 | 第48页 |
5.3 结论 | 第48-50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0-53页 |
6.1 研究结果 | 第50-52页 |
6.1.1 预处理条件的确立 | 第50页 |
6.1.2 色谱条件的确立 | 第50-51页 |
6.1.3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51页 |
6.1.4 方法回收率与精密度 | 第51页 |
6.1.5 粉唑醇在土壤和烟草基质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 | 第51页 |
6.1.6 含水率、pH、有机质、不同土壤及微生物对土壤样品中粉唑醇降解的影响 | 第51-52页 |
6.2 主要创新点 | 第52页 |
6.3 不足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 | 第57-58页 |
硕士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7页 |
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57-58页 |
附加图版 | 第58-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