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S通信模型的负载均衡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研究内容及安排 | 第11-12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第二章 集群与负载均衡技术 | 第13-21页 |
2.1 集群系统 | 第13-14页 |
2.2 负载均衡技术 | 第14-19页 |
2.2.1 负载均衡实现技术 | 第14-16页 |
2.2.2 负载均衡算法介绍 | 第16-19页 |
2.3 Tengine简介 | 第19-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C/S通信系统设计 | 第21-35页 |
3.1 设计背景 | 第21页 |
3.2 C/S通信系统设计 | 第21-30页 |
3.2.1 模块分离思想 | 第21-22页 |
3.2.2 服务器框架 | 第22-24页 |
3.2.3 登陆保活逻辑 | 第24-27页 |
3.2.4 数据存储系统 | 第27-28页 |
3.2.5 服务器系统 | 第28-29页 |
3.2.6 客户端设计 | 第29-30页 |
3.3 通信以及账号安全 | 第30-34页 |
3.3.1 加密方式简介 | 第30-31页 |
3.3.2 通信加密方案 | 第31-32页 |
3.3.3 账号安全存储方案 | 第32-33页 |
3.3.4 安全注册与登陆 | 第33-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负载均衡系统设计与研究 | 第35-51页 |
4.1 负载均衡系统设计 | 第35-40页 |
4.1.1 理论设计 | 第35-36页 |
4.1.2 搭建负载均衡系统 | 第36-39页 |
4.1.3 Nginx工作模式 | 第39-40页 |
4.2 动态负载均衡算法研究 | 第40-46页 |
4.2.1 加权轮转调度算法 | 第40-41页 |
4.2.2 服务器参数介绍 | 第41-44页 |
4.2.3 权值模型 | 第44-45页 |
4.2.4 动态反馈调度算法 | 第45-46页 |
4.3 负载均衡系统扩展 | 第46-50页 |
4.3.1 数据库扩展 | 第47-48页 |
4.3.2 数据一致访问层 | 第48-49页 |
4.3.3 系统整体扩展 | 第49-5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测试与结果分析 | 第51-59页 |
5.1 服务器系统测试 | 第51-53页 |
5.1.1 保活系统仿真测试 | 第51-52页 |
5.1.2 服务器系统压力测试 | 第52-53页 |
5.2 负载均衡系统测试 | 第53-58页 |
5.2.1 服务器负载评价参数 | 第53-54页 |
5.2.2 权值模型参数求解 | 第54-55页 |
5.2.3 动态反馈调度算法性能测试 | 第55-5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总结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附件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