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17页 |
1.1 石竹科植物系统分类学研究背景 | 第10-14页 |
1.1.1 石竹科植物分类学研究历史 | 第10-11页 |
1.1.2 近年来石竹科植物分类学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1.1.2.1 叶表皮微形态研究及叶的解剖结构研究 | 第11页 |
1.1.2.2 花粉微形态研究 | 第11-12页 |
1.1.2.3 种皮微形态与种子宏观形态研究 | 第12页 |
1.1.2.4 数量分类研究 | 第12-13页 |
1.1.2.5 分子生物学研究 | 第13页 |
1.1.2.6 细胞生物学研究 | 第13页 |
1.1.2.7 植物化学研究 | 第13-14页 |
1.1.2.8 地理分布研究 | 第14页 |
1.2 蝇子草属植物系统学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二 叶表皮微形态研究 | 第17-40页 |
2.1 前言 | 第17-19页 |
2.2 实验材料 | 第19-21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1-22页 |
2.4 实验结果 | 第22-26页 |
2.5 分析与讨论 | 第26-32页 |
2.5.1 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的分类学意义与亲缘关系 | 第30页 |
2.5.2 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的演化趋势 | 第30-31页 |
2.5.3 叶表皮微形态特征与环境的关系 | 第31-32页 |
附图 | 第32-40页 |
三 种子形态研究 | 第40-71页 |
3.1 前言 | 第40-41页 |
3.2 实验材料 | 第41-43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43页 |
3.3.1 种子宏观形态 | 第43页 |
3.3.2 种皮微形态 | 第43页 |
3.4 实验结果 | 第43-49页 |
3.4.1 种子宏观形态 | 第43-45页 |
3.4.2 种皮微形态 | 第45-49页 |
3.5 分析与讨论 | 第49-52页 |
3.5.1 种子宏观形态特征的属、种间分类学意义与亲缘关系 | 第49-50页 |
3.5.2 种皮微形态特征的属、种间分类学意义与亲缘关系 | 第50-52页 |
附图 | 第52-71页 |
四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4.1 结论 | 第71-72页 |
4.2 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