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1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9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9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9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9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9-10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0页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第10页 |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0-11页 |
第一章 伊朗儿童电影发展背景及概况 | 第11-21页 |
第一节 诗意与探索的地缘文化 | 第12-16页 |
第二节 亘古流传的人文关怀 | 第16-18页 |
第三节 伊朗儿童电影的现状 | 第18-21页 |
第二章 伊朗儿童电影创作题材选择和主题表达的倾向性 | 第21-29页 |
第一节 题材选择的倾向性 | 第21-26页 |
一、平凡真实的生活题材 | 第21-23页 |
二、纯情苦涩的成长题材 | 第23-24页 |
三、保守严苛的宗教题材 | 第24-26页 |
第二节 主题表达的倾向性 | 第26-29页 |
一、平凡小事歌颂民族精神 | 第26页 |
二、儿童心理映射成人世界 | 第26-28页 |
三、“寻找”母题探寻人心情感 | 第28-29页 |
第三章 伊朗儿童电影表现手法的多元化 | 第29-37页 |
第一节 巧妙设置的道具隐喻 | 第29-32页 |
第二节 天真无邪的儿童视角 | 第32-33页 |
第三节 张弛有致的剧情节奏 | 第33-34页 |
第四节 相对开放的故事结局 | 第34-35页 |
第五节 简约干净的单线结构 | 第35-36页 |
第六节 清楚明晰的角色定位 | 第36-37页 |
第四章 伊朗儿童电影镜像语言的纪实性 | 第37-42页 |
第一节 诗情画意的构图 | 第37-38页 |
第二节 长镜头的运用 | 第38-39页 |
第三节 真实自然的光色 | 第39-40页 |
第四节 实景拍摄 | 第40页 |
第五节 自然音效与简单配乐 | 第40-42页 |
第五章 伊朗儿童电影创作对中国儿童电影的启示 | 第42-50页 |
第一节 两国儿童电影的创作差异 | 第43-47页 |
一、不同的主题表达 | 第43页 |
二、不同的结尾处理 | 第43-44页 |
三、不同的影像美学追求 | 第44-45页 |
四、不同的哲学意义表达 | 第45-47页 |
第二节 中国儿童电影的创作策略 | 第47-50页 |
一、掌握接受心理 | 第47页 |
二、扩大传播途径 | 第47-48页 |
三、加强儿童文学创作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