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相关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1.2.1 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3-16页 |
1.3.1 数据来源 | 第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6页 |
1.3.4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生态补偿理论分析 | 第18-21页 |
2.1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 第18页 |
2.1.1 公共物品理论 | 第18页 |
2.1.2 外部性理论 | 第18页 |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8页 |
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生态补偿间的关系 | 第18-19页 |
2.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生态补偿产生的基础 | 第18-19页 |
2.2.2 减少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确定补偿额度的必要依据 | 第19页 |
2.3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生态补偿的理论框架 | 第19-21页 |
2.3.1 生态补偿原则 | 第19-20页 |
2.3.2 生态补偿的主体/对象 | 第20页 |
2.3.3 生态补偿的额度 | 第20-21页 |
第三章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体系的应用——以青岛胶州湾滨海湿地为例 | 第21-39页 |
3.1 研究区概况 | 第21-23页 |
3.1.1 研究区范围界定 | 第21页 |
3.1.2 自然概况 | 第21-22页 |
3.1.3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2-23页 |
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3-27页 |
3.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 | 第27-29页 |
3.3.1 供给服务 | 第27页 |
3.3.2 调节服务 | 第27-29页 |
3.3.3 文化服务 | 第29页 |
3.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结果与分析 | 第29-37页 |
3.4.1 供给服务价值评估 | 第29-31页 |
3.4.2 调节服务价值评估 | 第31-34页 |
3.4.3 文化服务价值评估 | 第34-35页 |
3.4.4 总价值动态变化评估 | 第35-37页 |
3.5 保护对策 | 第37-39页 |
3.5.1 建立自然保护湿地或湿地公园 | 第37页 |
3.5.2 加强对污水的治理 | 第37页 |
3.5.3 合理规划土地利用 | 第37-39页 |
第四章 胶州湾湿地生态补偿研究 | 第39-49页 |
4.1 确定胶州湾湿地生态补偿的主客体 | 第39页 |
4.1.1 研究区生态补偿主体 | 第39页 |
4.1.2 研究区生态补偿客体 | 第39页 |
4.2 生态补偿标准 | 第39-46页 |
4.2.1 基于生态补偿目的的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第40-42页 |
4.2.2 生态补偿标准的上限 | 第42-43页 |
4.2.3 生态补偿标准的下限 | 第43-46页 |
4.2.4 与其他研究结果的对比 | 第46页 |
4.3 生态补偿的方式 | 第46-48页 |
4.3.1 现金补偿 | 第47页 |
4.3.2 技术和智力补偿 | 第47页 |
4.3.3 政策补偿 | 第47-48页 |
4.3.4 实物补偿 | 第48页 |
4.4 出资方式 | 第48-49页 |
4.4.1 自愿捐献 | 第48页 |
4.4.2 税收 | 第48页 |
4.4.3 其他方面 | 第48-4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9-51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49页 |
5.2 展望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7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7-58页 |
附录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