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2页 |
1.3 基本思路与结构 | 第12-14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5 本文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第14-16页 |
1.5.1 研究创新点 | 第14-15页 |
1.5.2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平台企业的定义 | 第16-21页 |
2.1 双边市场的定义 | 第16-17页 |
2.2 平台企业的定义 | 第17-18页 |
2.3 平台企业的分类 | 第18页 |
2.4 平台企业的竞争策略 | 第18-2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市场进入模式文献综述 | 第21-33页 |
3.1 国际投资市场进入模式的定义及其分类 | 第21-24页 |
3.2 国际投资市场进入模式的影响因素 | 第24-27页 |
3.2.1 东道国外部因素 | 第25-26页 |
3.2.2 企业内部因素 | 第26-27页 |
3.3 国际投资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理论基础 | 第27-30页 |
3.3.1 国际化渐进过程理论 | 第27-28页 |
3.3.2 交易成本理论 | 第28页 |
3.3.3 组织能力理论 | 第28-29页 |
3.3.4 生产折衷理论 | 第29-30页 |
3.4 国际投资市场进入模式理论对服务业跨国行为的适用性分析 | 第30-3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平台型外商投资企业中国市场进入模式分析 | 第33-47页 |
4.1 平台型外商投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主要模式 | 第33-35页 |
4.2 平台型外商投资企业进入模式选择影响因素的分析 | 第35-43页 |
4.2.1 互联网平台企业内部因素 | 第36-38页 |
4.2.2 中国宏观环境因素 | 第38-42页 |
4.2.3 互联网平台企业战略目标 | 第42-43页 |
4.3 平台型外商投资企业进入模式选择模型的构建 | 第43-4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平台型外商投资企业中国市场进入模式案例研究 | 第47-59页 |
5.1 案例选择 | 第47-48页 |
5.1.1 研究样本 | 第47页 |
5.1.2 分析单元 | 第47-48页 |
5.1.3 数据搜集 | 第48页 |
5.2 案例分析 | 第48-53页 |
5.2.1 eBay | 第48-50页 |
5.2.2 Google | 第50-52页 |
5.2.3 Yahoo! | 第52-53页 |
5.3 跨案例聚类分析 | 第53-59页 |
5.3.1 概念及维度编码 | 第54-58页 |
5.3.2 结论分析 | 第58-59页 |
第六章 启示与建议 | 第59-61页 |
6.1 对我国互联网平台企业成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启示 | 第59-60页 |
6.1.1 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 第59页 |
6.1.2 坚持“先易后难,先近后远”策略 | 第59-60页 |
6.1.3 合理评估目标国风险 | 第60页 |
6.2 对我国政府相关互联网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