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稀土元素和分散元素论文

四川木落寨稀土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探讨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22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第12-15页
        1.2.1 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存在问题第14-15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5-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2 技术路线第16-17页
    1.4 实物工作量第17页
    1.5 室内相关实验测试方法第17-22页
        1.5.1 样品处理第17-18页
        1.5.2 矿物电子探针分析第18页
        1.5.3 LA-ICP-MS锆石U-Pb定年第18-19页
        1.5.4 全岩主微量元素测试第19页
        1.5.5 云母Ar-Ar定年第19页
        1.5.6 X光粉晶衍射分析第19-20页
        1.5.7 稳定同位素分析第20-21页
        1.5.8 锆石Hf-O同位素分析第21页
        1.5.9 包裹体测试分析第21-22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第22-29页
    2.1 区域地层第22-23页
    2.2 区域构造第23-25页
    2.3 岩浆岩第25-27页
    2.4 区域矿产资源第27-29页
第三章 矿床地质第29-60页
    3.1 矿区概况第29-30页
    3.2 矿区地层第30-32页
        3.2.1 上统峨眉山组第31页
        3.2.2 中统阳新组第31-32页
    3.3 矿区构造第32-33页
    3.4 岩浆岩第33-35页
    3.5 剖面及矿体特征第35-47页
        3.5.1 碉楼山剖面特征第35-42页
        3.5.2 郑家梁子剖面特征第42-47页
        3.5.3 围岩蚀变第47页
    3.6 矿石矿相学特征第47-57页
        3.6.1 碉楼山矿石第47-54页
        3.6.2 郑家梁子矿石第54-56页
        3.6.3 成矿期次划分第56-57页
    3.7 矿石地球化学特征第57-59页
        3.7.1 碉楼山样品地球化学特征第57-58页
        3.7.2 郑家梁子样品地化特征第58-59页
    3.8 成矿年龄第59-60页
第四章 围岩地球化学特征第60-67页
    4.1 主要围岩成岩年龄第60-64页
        4.1.1 大理岩和绿片岩年龄第60页
        4.1.2 大理岩和绿片岩中锆石特征第60-61页
        4.1.3 花岗岩和正长岩年龄第61-64页
    4.2 主要围岩地球化学特征第64-67页
        4.2.1 大理岩和绿片岩主微量第64-65页
        4.2.2 花岗岩和正长岩主微量第65-67页
第五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第67-77页
    5.1 成矿物质来源第67-72页
        5.1.1 方解石和大理岩C-O同位素组成第67-68页
        5.1.2 黄铁矿和方铅矿S同位素组成第68-69页
        5.1.3 正长岩Hf-O同位素组成第69-72页
    5.2 成矿流体演化特征第72-77页
        5.2.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第72-74页
        5.2.2 包裹体组合第74页
        5.2.3 包裹体显微测温第74-77页
第六章 成矿作用与成矿模式探讨第77-79页
第七章 结论第79-81页
附表第81-97页
致谢第97-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5页
附录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用基于时—频域相位加权叠加的背景噪声方法研究东北地区地幔间断面结构
下一篇:硫铁矿自养反硝化性能及条件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