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空间的景观场景化设计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 研究的方法 | 第13-14页 |
第2章 相应的概念及理论 | 第14-20页 |
2.1 景观的概念 | 第14页 |
2.2 相应的学科理论 | 第14-15页 |
2.2.1 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 | 第14-15页 |
2.2.2 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 | 第15页 |
2.3 购物中心的含义 | 第15-18页 |
2.3.1 购物中心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2.3.2 购物中心空间的功能形式分类 | 第16-17页 |
2.3.3 购物中心公共空间的特征 | 第17-18页 |
2.4 “场景化”的概念 | 第18页 |
2.5 营造“场景化”环境艺术的必要性 | 第18-20页 |
第3章 购物中心空间的景观场景化设计理念 | 第20-25页 |
3.1 购物空间景观化设计理念 | 第20-21页 |
3.1.1 整体性设计理念 | 第20页 |
3.1.2 创建新生态环境的设计理念 | 第20页 |
3.1.3 强调人性化设计的理念 | 第20页 |
3.1.4 开放性设计理念 | 第20-21页 |
3.1.5 体现地域文化的设计理念 | 第21页 |
3.1.6 提倡环保的设计理念 | 第21页 |
3.2 购物中心空间景观场景化的布局 | 第21-25页 |
3.2.1 空间的节奏与韵律 | 第21-22页 |
3.2.2 空间的延伸与渗透 | 第22页 |
3.2.3 空间的围合与通透 | 第22-23页 |
3.2.4 空间的开放与私密性 | 第23-24页 |
3.2.5 空间的材料与应用 | 第24-25页 |
第4章 购物中心景观场景化设计的案例解读 | 第25-35页 |
4.1 重庆星光天地购物中心 | 第25-26页 |
4.1.1 基本概况 | 第25页 |
4.1.2 景观空间特色分析 | 第25-26页 |
4.2 上海梅龙镇广场 | 第26-28页 |
4.2.1 基本概况 | 第26-27页 |
4.2.2 景观空间特色分析 | 第27-28页 |
4.3 日本博多水城 | 第28-31页 |
4.3.1 基本概况 | 第28-29页 |
4.3.2 景观空间特色分析 | 第29-30页 |
4.3.3 景观空间环境设计 | 第30-31页 |
4.4 北京侨福芳草地 | 第31-35页 |
4.4.1 基本概况 | 第31-32页 |
4.4.2 景观空间特色分析 | 第32-33页 |
4.4.3 景观空间环境设计 | 第33-35页 |
第5章 景观场景化在购物空间中的应用 | 第35-52页 |
5.1 景观设计要素的应用 | 第35-43页 |
5.1.1 绿植景观应用 | 第36-38页 |
5.1.2 水体景观应用 | 第38-39页 |
5.1.3 公共景观设施应用 | 第39-43页 |
5.2 特定场景设计 | 第43-44页 |
5.3 场景化中的文化体现 | 第44-46页 |
5.4 购物空间的互动性 | 第46-49页 |
5.4.1 场景化与顾客的互动 | 第46-47页 |
5.4.2 家庭休闲与大众空间的互动 | 第47-48页 |
5.4.3 主题体验与交往空间的互动 | 第48-49页 |
5.5 场景化中的科技手段应用 | 第49-50页 |
5.6 购物空间景观的可持续设计 | 第50-52页 |
5.6.1 社会可持续发展 | 第50页 |
5.6.2 生态可持续发展 | 第50-52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作者简介 | 第57-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