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氨三乙酸及其复合物修饰碳糊电极的制备及其测定重金属离子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2-21页
    1.1 重金属离子概述第12-15页
        1.1.1 重金属离子污染现状与危害第12页
        1.1.2 重金属离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第12-15页
    1.2 化学修饰碳糊电极及应用第15-18页
        1.2.1 化学修饰碳糊电极第15-16页
        1.2.2 化学修饰碳糊电极的制备第16-17页
        1.2.3 化学修饰碳糊电极的应用第17-18页
    1.3 修饰剂第18-19页
        1.3.1 氨三乙酸的性能及应用第18页
        1.3.2 碳纳米管的性能和应用第18-19页
        1.3.3 乙炔黑的性能和应用第19页
    1.4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第19-21页
2 实验部分第21-26页
    2.1 实验仪器和药品第21-22页
    2.2 实验测试方法及手段第22-25页
        2.2.1 电化学分析概述第22-23页
        2.2.2 CHI电化学工作站第23-24页
        2.2.3 三电极体系第24页
        2.2.4 循环伏安法第24-25页
    2.3 实验过程第25-26页
3 氨三乙酸修饰碳糊电极测定铅离子第26-35页
    3.1 引言第26页
    3.2 氨三乙酸修饰碳糊电极的制备、表征与活化第26-27页
    3.3 实验方法第27页
    3.4 实验原理第27-28页
    3.5 Pb~(2+)的电化学行为第28-29页
    3.6 实验条件的选择第29-34页
        3.6.1 缓冲溶液种类的影响第29页
        3.6.2 NTA含量的影响第29-30页
        3.6.3 pH值的影响第30-31页
        3.6.4 扫速的影响第31-32页
        3.6.5 富集时间的影响第32页
        3.6.6 扫描范围的影响第32页
        3.6.7 电极的重现性和稳定性第32-33页
        3.6.8 标准曲线和检出限第33页
        3.6.9 干扰试验第33页
        3.6.10 加标回收实验第33-34页
    3.7 本部分小结第34-35页
4 乙炔黑修饰碳糊电极测定汞离子第35-43页
    4.1 引言第35页
    4.2 乙炔黑修饰碳糊电极的制备、表征与活化第35-36页
    4.3 实验方法第36页
    4.4 Hg~(2+)的电化学行为第36-37页
    4.5 实验条件的选择第37-42页
        4.5.1 乙炔黑含量的影响第37-38页
        4.5.2 缓冲溶液种类的影响第38页
        4.5.3 pH值的影响第38-39页
        4.5.4 扫速的影响第39-40页
        4.5.5 富集时间的影响第40-41页
        4.5.6 电极的重现性和稳定性第41页
        4.5.7 标准曲线和检出限第41-42页
        4.5.8 干扰试验第42页
        4.5.9 加标回收实验第42页
    4.6 本部分小结第42-43页
5 碳纳米管/氨三乙酸修饰碳糊电极测定镉离子第43-51页
    5.1 引言第43页
    5.2 碳纳米管/氨三乙酸修饰碳糊电极的制备、表征与活化第43-44页
    5.3 实验方法第44页
    5.4 Cd~(2+)在不同工作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第44-45页
    5.5 实验条件的选择第45-50页
        5.5.1 修饰剂比例对测定效果的影响第45-46页
        5.5.2 缓冲溶液种类对测定效果的影响第46页
        5.5.3 pH值对测定效果的影响第46-47页
        5.5.4 扫描速度对测定效果的影响第47-48页
        5.5.5 扫描范围对测定效果的影响第48页
        5.5.6 电极的重现性和稳定性第48-49页
        5.5.7 标准曲线和检出限第49页
        5.5.8 干扰试验第49页
        5.5.9 加标回收实验第49-50页
    5.6 本部分小结第50-51页
6 乙炔黑/氨三乙酸修饰碳糊电极测定钴离子第51-59页
    6.1 引言第51页
    6.2 乙炔黑/氨三乙酸修饰碳糊电极的制备、表征与活化第51-52页
    6.3 实验方法第52页
    6.4 实验结果第52-54页
        6.4.1 工作电极在铁氰化钾溶液中的的电化学行为第52-53页
        6.4.2 不同工作电极上Co~(2+)的电化学行为第53-54页
    6.5 实验条件的选择第54-58页
        6.5.1 修饰剂比例对测定效果的影响第54页
        6.5.2 缓冲溶液种类对测定效果的影响第54-55页
        6.5.3 扫描速度对测定效果的影响第55-56页
        6.5.4 富集时间的影响第56页
        6.5.5 电极的重现性和稳定性第56-57页
        6.5.6 标准曲线和检出限第57页
        6.5.7 干扰试验第57页
        6.5.8 加标回收实验第57-58页
    6.6 本部分小结第58-59页
7 结论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7页
攻读硕士期间所取得研究成果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含TEMPO的梳形聚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下一篇:甜菊糖表面印迹材料的制备及其识别选择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