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

纳米尺度Fe3O4/AgCl与MOF复合物的构筑及其在吸附和催化中的应用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样品的性能表征仪器与方法第10-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3页
    1.1 配位聚合物的简介第12页
    1.2 MOFs材料的分类第12-15页
    1.3 MOFs的合成方法第15页
    1.4 MOFs材料用于吸附第15-19页
        1.4.1 对金属阳离子的吸附第16-17页
        1.4.2 对Cr2O72-阴离子的吸附第17页
        1.4.3 对有机染料小分子的吸附第17-18页
        1.4.4 对气体分子的吸附第18-19页
    1.5 MOFs材料在催化方面应用的研究第19-26页
        1.5.1 MOFs材料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第20-23页
        1.5.2 MOFs材料催化产氢以及CO2的还原第23-25页
        1.5.3 MOFs材料催化有机反应第25页
        1.5.4 MOFs材料ORE电催化第25-26页
    1.6 本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第26-28页
    参考文献第28-33页
第二章 磁性核壳结构Fe_3O_4/ZIF-67的合成、表征及其选择性吸附性能的研究第33-50页
    2.1 引言第33-34页
    2.2 实验部分第34-37页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34-35页
        2.2.2 Fe_3O_4纳米粒子的制备第35页
        2.2.3 Fe_3O_4/ZIF-67的制备第35页
        2.2.4 吸附性能的测试第35-36页
        2.2.5 混合染料吸附的测试第36页
        2.2.6 吸附剂的循环实验第36-37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7-45页
        2.3.1 Fe_3O_4/ZIF-67纳米粒子的PXRD表征第37页
        2.3.2 .SEM,TEM分析第37-38页
        2.3.3 磁性测试分析第38-39页
        2.3.4 Fe_3O_4/ZIF-67纳米粒子对染料的吸附第39-40页
        2.3.5 Fe_3O_4/ZIF-67纳米粒子对混合染料的选择性吸附分析第40-41页
        2.3.6 Fe_3O_4/ZIF-67纳米粒子吸附染料机理研究第41-43页
        2.3.7 .Fe_3O_4/ZIF-67纳米粒子对刚果红染料的吸附的动力学分析第43-45页
        2.3.8 Fe_3O_4/ZIF-67纳米粒子对刚果红染料吸附的循环利用第45页
    2.4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0页
第三章 花瓣状光催化剂Fe_3O_4@ZIF-67的合成与表征第50-68页
    3.1 .引言第50-51页
    3.2 .实验部分第51-53页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51页
        3.2.2 Fe_3O_4纳米粒子的制备第51-52页
        3.2.3 Fe_3O_4@ZIF-67的制备第52页
        3.2.4 花瓣结构的Fe_3O_4@ZIF-67对CR的光催化性能测试第52-53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3-58页
        3.3.1 PXRD分析第53页
        3.3.2 SEM和TEM分析第53-54页
        3.3.3 磁性分析第54-55页
        3.3.4 UV-Vis漫反射光谱分析第55-56页
        3.3.5 BET分析第56-57页
        3.3.6 FT-IR分析第57-58页
    3.4 Fe_3O_4@ZIF-67纳米粒子的光催化性能研究第58-63页
        3.4.1 Fe_3O_4@ZIF-67纳米粒子对CR的催化第58-59页
        3.4.2 pH值的影响及其反应动力学第59-60页
        3.4.3 催化剂的稳定性研究第60-62页
        3.4.4 Fe_3O_4@ZIF-67纳米粒子光催化机理研究第62-63页
    3.5 结论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第四章 AgCl/UiO-66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第68-89页
    4.1 引言第68-69页
    4.2 .实验部分第69-71页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69-70页
        4.2.2 UiO-66的制备第70页
        4.2.3 AgCl的制备第70页
        4.2.4 AgCl/UiO-66的制备第70-71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71-77页
        4.3.1 PXRD分析第71页
        4.3.2 SEM分析第71-73页
        4.3.3 FT-IR分析第73页
        4.3.4 BET分析第73-74页
        4.3.5 XPS分析第74-75页
        4.3.6 UV-Vis漫反射光谱分析第75-77页
    4.4 光催化性能研究第77-83页
        4.4.1 光催化性能测试第77-79页
        4.4.2 光催化剂稳定性的研究第79-81页
        4.4.3 光催化机理研究第81-83页
    4.5 结论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9页
第五章 结论第89-90页
致谢第90-9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模板法合成多级孔Cu-BTC和多级孔ZIF-8
下一篇:聚合物/金纳米粒子复合纳米胶束自组装行为的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