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古代小说论文--《红楼梦》研究与评论论文

《红楼梦》女性休闲行为时空特征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1 文化地理认知的起点第9页
        1.1.2 女性主义地理学视角的启示第9-10页
        1.1.3 历史地理对妇女群体研究的要求第10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1.2.1 研究目的第10页
        1.2.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3 研究方法第11-13页
        1.3.1 案例研究法第11-12页
        1.3.2 文本分析法第12页
        1.3.3 文史互证法第12-13页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框架第13-16页
        1.4.1 研究思路第13-14页
        1.4.2 研究框架第14-16页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第16-27页
    2.1 理论基础第16-20页
        2.1.1 核心概念第16-18页
        2.1.2 理论基础第18-20页
    2.2 研究综述第20-27页
        2.2.1 文化地理学对文学作品解读的研究综述第20-23页
        2.2.2 中国古代女性休闲时空演变规律第23-27页
第3章 《红楼梦》女性休闲的社会背景第27-33页
    3.1 盛清女性休闲所依存的政治背景第27-29页
        3.1.1 女性人口的增长与流动第27页
        3.1.2 “重文尚才”的文化导向第27-28页
        3.1.3 节日的变化第28页
        3.1.4 城市功能多元化第28-29页
    3.2 盛清女性休闲所依存的经济背景第29-30页
        3.2.1 女性经济角色的强化第29页
        3.2.2 文化娱乐业的大众化第29-30页
        3.2.3 刻书印刷业的普及化第30页
    3.3 盛清女性休闲所依存的思想文化背景第30-33页
        3.3.1 满汉文化交融下的女性观第30-31页
        3.3.2 女性文化创作的繁荣第31页
        3.3.3 女性崇佛氛围兴盛第31-33页
第4章 《红楼梦》女性休闲行为时间特征第33-47页
    4.1 《红楼梦》女性休闲行为的时间类型第33页
    4.2 《红楼梦》女性休闲行为的时间特征第33-45页
        4.2.1 日常休闲的主要特征第33-37页
        4.2.2 生日休闲的主要特征第37-40页
        4.2.3 节日休闲的主要特征第40-45页
    4.3 《红楼梦》女性休闲行为时间特征的成因第45-47页
第5章 《红楼梦》女性休闲行为空间特征第47-60页
    5.1 《红楼梦》女性休闲行为的空间类型第47页
    5.2 《红楼梦》女性休闲行为的空间特征第47-58页
        5.2.1 家庭内院的休闲空间特征第47-53页
        5.2.2 园林休闲空间的特征第53-56页
        5.2.3 寺观庙宇休闲空间的特征第56-58页
    5.3 《红楼梦》女性休闲行为空间特征的成因第58-60页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60-62页
    6.1 研究结论第60-61页
    6.2 本文特色与创新第61页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7页
致谢第67-68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图片辅助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综合课教学的研究
下一篇:论余华小说的底层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