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汉学家的明清女性文学研究--以孙康宜、高彦颐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7-10页 |
1 中美明清女性文学研究概况 | 第10-15页 |
1、1 国内文献留存情况和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 美国汉学家的明清女性文学研究概述 | 第12-15页 |
2 孙康宜明清女性文学研究的多重维度 | 第15-21页 |
2、1 明清男性文人与女性文人的互动性 | 第15-18页 |
2、1、1 “双性同体”的诗学理想 | 第15-17页 |
2、1、2 文学声音中的性别越界 | 第17-18页 |
2、2 明清女性道德权力的新发现 | 第18-21页 |
2、2、1 解构“唯性别是论”和“五四妇女史观” | 第19-20页 |
2、2、2 反思“女子无才便是德” | 第20-21页 |
3 高彦颐对明清女性文人生活空间的重塑 | 第21-27页 |
3、1 闺塾师:家内外的才女文化 | 第21-23页 |
3、1、1 家内良德身份的固守 | 第21-23页 |
3、1、2 家外文化空间的介入 | 第23页 |
3、2 闺秀/名妓:社会性别身份的跨越 | 第23-27页 |
3、2、1 传统女性身份的二分法:“闺秀/名妓” | 第24页 |
3、2、2 模糊闺秀、名妓的社会身份 | 第24-27页 |
4 美国汉学家的理论探源和中美视角差异 | 第27-31页 |
4、1 美国汉学家研究的理论溯源 | 第27-28页 |
4、2 海内外研究的视角差异 | 第28-31页 |
结语 | 第3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附录 | 第35-36页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