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满族自治县精准扶贫问题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综合评价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5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2章 精准扶贫的理论概述 | 第17-24页 |
2.1 精准扶贫的内涵 | 第17-19页 |
2.1.1 定义 | 第17页 |
2.1.2 内涵 | 第17-19页 |
2.2 精准扶贫思想的理论和现实基础 | 第19-21页 |
2.2.1 精准扶贫思想的理论基础 | 第19-20页 |
2.2.2 精准扶贫思想的现实基础 | 第20-21页 |
2.3 精准扶贫的作用 | 第21-23页 |
2.3.1 逐步消除地区贫困 | 第21页 |
2.3.2 稳固改善民生水平 | 第21-22页 |
2.3.3 努力达到共同富裕 | 第22-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青龙满族自治县精准扶贫工作面临的问题 | 第24-29页 |
3.1 青龙满族自治县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现状 | 第24-25页 |
3.2 青龙满族自治县精准扶贫工作面临的问题 | 第25-28页 |
3.2.1 精准识别难度大导致精准帮扶缺乏针对性 | 第25-26页 |
3.2.2 驻村干部扶贫效果参差不齐 | 第26-27页 |
3.2.3 精准扶贫政策缺乏灵活性 | 第27-28页 |
3.2.4 精准扶贫资金有限覆盖面小 | 第2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4章 青龙满族自治县精准扶贫工作问题的成因 | 第29-32页 |
4.1 扶贫对象参与不足与扶贫自身的内在矛盾 | 第29-30页 |
4.2 驻村干部“分身无术” | 第30页 |
4.3 结构性贫困的阻力 | 第30页 |
4.4 扶贫资金筹集渠道单一 | 第30-3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5章 青龙满族自治县精准扶贫工作问题的对策 | 第32-46页 |
5.1 精准识别扶贫对象 | 第32-33页 |
5.1.1 严格界定贫困标准 | 第32-33页 |
5.1.2 严格控制确定规模 | 第33页 |
5.1.3 严格规定操作程序 | 第33页 |
5.2 精准界定扶贫职责 | 第33-35页 |
5.2.1 转变政府职能 | 第33-34页 |
5.2.2 提高扶贫对象素质 | 第34-35页 |
5.2.3 细化驻村干部职责 | 第35页 |
5.3 精准制定扶贫政策 | 第35-37页 |
5.3.1 精准帮扶是精准扶贫的关键 | 第35-36页 |
5.3.2 精准管理是精准扶贫的保证 | 第36-37页 |
5.3.3 精准考核是精准扶贫的动力 | 第37页 |
5.4 精准使用扶贫资金 | 第37-45页 |
5.4.1 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 第38-40页 |
5.4.2 加大产业扶贫项目建设投入 | 第40-43页 |
5.4.3 加大基础教育事业建设投入 | 第43-44页 |
5.4.4 加大基本社会保障建设投入 | 第44-4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