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

文化视野下阿斯塔菲耶夫的战争小说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21页
    1.1 本课题研究的学术背景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第8-11页
        1.1.1 本课题研究的学术背景第8-10页
        1.1.2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与实际意义第10-11页
    1.2 本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第11-19页
        1.2.1 本课题研究的国外现状第11-15页
        1.2.2 本课题研究的国内现状第15-19页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9-21页
第2章 阿斯塔菲耶夫战争小说创作的文化基因第21-33页
    2.1 俄罗斯人文文化精神第21-25页
        2.1.1 尚武精神第21-23页
        2.1.2 弥赛亚意识第23-24页
        2.1.3 艺术气质第24-25页
    2.2 西伯利亚地域文化基因第25-29页
        2.2.1 西伯利亚地区的历史文化特点第25-27页
        2.2.2 西伯利亚文学第27-29页
    2.3 俄罗斯战争文学传统第29-32页
        2.3.1 俄罗斯历史上的战争与俄罗斯文学第29-30页
        2.3.2 卫国战争文学的三次浪潮第30-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3章 阿斯塔菲耶夫战争小说的文化寓意第33-53页
    3.1 阿斯塔菲耶夫的战争观、救赎思想及其战争小说第33-47页
        3.1.1 阿斯塔菲耶夫的战争观第33-36页
        3.1.2《流星》中的战争观第36-39页
        3.1.3 阿斯塔菲耶夫的救赎思想第39-43页
        3.1.4《牧童与牧女》与阿斯塔菲耶夫的宗教文化思想第43-47页
    3.2 《牧童与牧女》的文化寓意第47-50页
    3.3 《流星》的文化寓意第50-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4章 阿斯塔菲耶夫的战争小说中的文化符号第53-62页
    4.1 拯救灵魂的“现代牧女”第53-58页
    4.2 “流星”——阿斯塔菲耶夫价值理念的符号表现第58-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结论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8-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通鉴考异·唐纪》引小说考论
下一篇:布尔加科夫小说的宗教诗学特征--以《大师和玛格丽特》为主要研究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