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缩略词表 | 第6-10页 |
前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1页 |
1.1 植物体中类胡萝卜素结构、合成及功能简介 | 第12-15页 |
1.1.1 植物体中类胡萝卜素的分布与结构特性 | 第12页 |
1.1.2 植物体中类胡萝卜素的合成途径与代谢调节 | 第12-13页 |
1.1.3 植物体中类胡萝卜素发挥的功能 | 第13-14页 |
1.1.4 植物体中主类胡萝卜素的转化 | 第14-15页 |
1.2 光照对植物体中类胡萝卜素的影响 | 第15-17页 |
1.2.1 植物体中类体胡萝卜素含量和构成对光强的响应 | 第15-16页 |
1.2.2 植物体中类胡萝卜素对弱光胁迫的响应 | 第16-17页 |
1.3 叶绿素荧光参数与类胡萝卜的相关研究 | 第17-19页 |
1.3.1 弱光及低温弱光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第17页 |
1.3.2 低温胁迫导致冷敏感植物的光抑制 | 第17-18页 |
1.3.3 类胡萝卜素参与植物体光破坏防御 | 第18-19页 |
1.4 研究背景及内容 | 第19-21页 |
1.4.1 研究背景 | 第19-20页 |
1.4.2 本试验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试验部分 | 第21-24页 |
2.1 材料培养 | 第21页 |
2.2 试验处理 | 第21页 |
2.3 仪器与设备 | 第21页 |
2.4 试剂及药品 | 第21-22页 |
2.5 试验方法 | 第22-23页 |
2.5.1 辣椒叶片中类胡萝卜素的提取 | 第22页 |
2.5.2 辣椒叶片中类胡萝卜素RP-HPLC法 | 第22页 |
2.5.3 辣椒叶片类胡萝卜素总含量的测定 | 第22-23页 |
2.5.4 辣椒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 第23页 |
2.6 数据分析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4-33页 |
3.1 辣椒叶片中类胡萝卜素分离与含量测定 | 第24-27页 |
3.1.1 类胡萝卜素标准曲线方程的建立 | 第24-25页 |
3.1.2 辣椒叶片中5种类胡萝卜素的分离与鉴定 | 第25-26页 |
3.1.3 辣椒叶片中5种类胡萝卜素含量分析 | 第26-27页 |
3.2 弱光及低温弱光下辣椒叶片中5种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 | 第27-29页 |
3.2.1 弱光下辣椒叶片中5种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 | 第27-28页 |
3.2.2 低温弱光下辣椒叶片类中5种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 | 第28-29页 |
3.3 弱光及低温弱光下辣椒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 | 第29-33页 |
3.3.1 弱光下辣椒叶片中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 | 第29-30页 |
3.3.2 低温弱光下辣椒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 | 第30-31页 |
3.3.3 弱光及低温弱光下辣椒幼苗PSⅡ光化学速率、天线热耗散速率及其分配比例的变化 | 第31-32页 |
3.3.3 低温弱光下辣椒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与类胡萝卜素组分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32-33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33-39页 |
4.1 R-HPLC法测定植物体中的类胡萝卜素 | 第33-34页 |
4.1.1 植物体中类胡萝卜素的提取、分离及其鉴定 | 第33页 |
4.1.2 植物体中类胡萝卜素的构成与含量 | 第33-34页 |
4.2 光照对光合色素的影响 | 第34-36页 |
4..2.1 光能不足植物体中光合色素的变化 | 第34-35页 |
4.2.2 光能过剩植物体中光合色素的变化 | 第35页 |
4.2.3 弱光及低温弱光下辣椒叶片中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 | 第35-36页 |
4.3 弱光及低温弱光下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 | 第36-37页 |
4.4 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 第37-39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作者简介 | 第48-49页 |
导师简介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