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27页 |
1.1 前列腺癌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1.1.1 前列腺癌简述 | 第18页 |
1.1.2 前列腺癌诱发因素 | 第18页 |
1.1.3 前列腺癌治疗 | 第18-19页 |
1.1.4 前列腺癌预防 | 第19-20页 |
1.2 联合用药抗前列腺癌的研究进展 | 第20页 |
1.3 抗前列腺癌药物 | 第20-25页 |
1.3.1 恩杂鲁胺 | 第20-21页 |
1.3.2 卡巴他赛 | 第21-22页 |
1.3.3 阿托伐他汀 | 第22-23页 |
1.3.4 柚皮苷 | 第23-24页 |
1.3.5 阿司匹林 | 第24页 |
1.3.6 兰索拉唑 | 第24-25页 |
1.4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以及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卡巴他赛联合恩杂鲁胺抗前列腺癌的作用 | 第27-38页 |
2.1 前言 | 第27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7-34页 |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7-29页 |
2.2.2 溶液配制 | 第29-30页 |
2.2.3 细胞培养 | 第30-32页 |
2.2.4 MTT法检测卡巴他赛和恩杂鲁胺两单药对前列腺癌细胞作用的研究 | 第32-33页 |
2.2.5 MTT法检测卡巴他赛联合恩杂鲁胺对前列腺癌细胞作用的研究 | 第33-34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34-36页 |
2.3.1 两单药对前列腺癌细胞生长影响 | 第34-35页 |
2.3.2 两药联合对前列腺癌细胞生长影响 | 第35-36页 |
2.4 本章讨论与总结 | 第36-38页 |
第三章 柚皮苷联合阿托伐他汀抗前列腺癌的生长作用 | 第38-58页 |
3.1 前言 | 第38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8-49页 |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38-39页 |
3.2.2 溶液配制 | 第39-40页 |
3.2.3 细胞培养 | 第40页 |
3.2.4 MTT法、CCK-8法分别检测柚皮苷和阿托伐他汀两单药对前列腺癌细胞作用的研究 | 第40-42页 |
3.2.5 MTT法、CCK-8法分别检测柚皮苷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前列腺癌细胞作用的研究 | 第42-44页 |
3.2.6 台盼蓝染色法检测柚皮苷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前列腺癌细胞作用的研究 | 第44-45页 |
3.2.7 碘化丙啶(PI)染色检测柚皮苷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前列腺癌细胞形态作用的研究 | 第45-46页 |
3.2.8 柚皮苷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前列腺癌细胞迁移的作用研究 | 第46-47页 |
3.2.9 柚皮苷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前列腺癌细胞侵袭的作用研究 | 第47-49页 |
3.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49页 |
3.4 实验结果 | 第49-56页 |
3.4.1 柚皮苷和阿托伐他汀单药及联合用药对前列腺癌细胞生长影响 | 第49-53页 |
3.4.2 柚皮苷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前列腺癌细胞形态的影响 | 第53-54页 |
3.4.3 柚皮苷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前列腺癌细胞迁移的影响 | 第54-56页 |
3.4.4 柚皮苷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前列腺癌细胞侵袭的影响 | 第56页 |
3.5 本章讨论与总结 | 第56-58页 |
第四章 柚皮苷联合阿托伐他汀抗前列腺癌的机理研究 | 第58-68页 |
4.1 引言 | 第58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8-65页 |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58-60页 |
4.2.2 溶液配制 | 第60-62页 |
4.2.3 细胞培养 | 第62页 |
4.2.4 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蛋白通路 | 第62-65页 |
4.3 数据处理分析 | 第65页 |
4.4 实验结果 | 第65-66页 |
4.5 本章讨论与总结 | 第66-68页 |
第五章 柚皮苷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小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 第68-72页 |
5.1 引言 | 第68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68-69页 |
5.2.1 柚皮苷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小鼠移植瘤的作用 | 第68-69页 |
5.3 实验结果 | 第69-70页 |
5.4 联合用药组与单药组之间的显著差异性分析 | 第70-71页 |
5.5 本章讨论与总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 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和兰索拉唑联合抗前列腺癌的作用 | 第72-84页 |
6.1 引言 | 第72页 |
6.2 实验部分 | 第72-78页 |
6.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72-74页 |
6.2.2 溶液配制 | 第74页 |
6.2.3 细胞培养 | 第74页 |
6.2.4 台盼蓝染色法检测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和兰索拉唑单药及联合用药对前列腺癌细胞作用的研究 | 第74-75页 |
6.2.5 碘化丙啶(PI)染色检测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和兰索拉唑单药及联合用药对前列腺癌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 | 第75-76页 |
6.2.6 荧光素酶法检测阿托伐他丁、阿斯匹林和兰索拉唑单独及联合用药对前列腺癌细胞核转录因子NF-kB活性作用的研究 | 第76-78页 |
6.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78页 |
6.4 实验结果 | 第78-83页 |
6.4.1 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和兰索拉唑单药及联合用药对前列腺癌细胞的影响 | 第78-80页 |
6.4.2 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和兰索拉唑单药及联合用药对前列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80-82页 |
6.4.3 阿托伐他丁、阿斯匹林和兰索拉唑单独及联合用药对前列腺癌细胞核转录因子NF-kB活性作用的影响 | 第82-83页 |
6.5 本章讨论与总结 | 第83-84页 |
结论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3-95页 |
致谢 | 第95页 |